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校园总占地1397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trzy.edu.cn/ https://www.trzy.edu.cn/
招生电话:0856-6909006
电子邮箱:trzyzsjy@163.com
学校底蕴深厚,追求卓越。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8年国立三中江口分校农职部。学校萌发于民族觉醒之时,诞生于新世纪奋发之际,成长于民族复兴之中,始终深耕黔东革命老区,秉承红色基因,矢志不渝追求卓越发展,2013年以优秀等次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5年成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获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21年成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2024年以优秀等次完成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
学校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围绕贵州“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立足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农类为特色,农、医、理、工、经、管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农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办学分院,现开设招生专业25个,涵盖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旅游、食品药品与粮食、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等8个专业大类。现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3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个。
学校铸魂强师,名师荟萃。坚持人才兴校,“引、育、用、留”四力齐发,“教学、技术、服务”三能并重,锻造了一支德技双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共975人,其中专任教师746人,高级职称352人、硕博士478人,双师型教师402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各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职教名师5人、省级技能大师7人,教师还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等殊荣。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坚持质量立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在校生11355人。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规划教材6部,有“互联网+农业”开放性实训基地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获批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累计培养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茜、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罗焕楠等近10万名优秀学生,学校荣获“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荣登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名单。
学校锐意创新,服务发展。坚持科研强校,大力培育科研重点平台,推动科教融汇。建有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和团队13个,研发生产兽药产品35个,授权专利76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省级最高奖项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批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建有11个省级培训基地。学校连续2年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学校教产融通,协同育人。坚持产教融合,着力推动企业由“渴求人才”向“投资于人”转变,促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牵头组建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教联合体、生态茶产教融合共同体、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等省级产教融合平台4个,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4个,与格力电器等230余家企业在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师资互聘、人才共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完成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坚持开放活校,按照“立足东盟、面向亚洲、放眼世界”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开启了贵州高职院校来华留学教育先河。累计招收国际学生1300余人,在老挝成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建立境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向境外输出专业标准1个、课程标准6门、职业标准2个。学校连续3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职业教育定位、属性和特色,坚持“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真、笃行、自强”的校训,弘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卓越奉献、敢为人先”的新时代铜职精神,扎根铜仁、服务贵州、辐射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
数据评估
关于铜仁职业技术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铜仁职业技术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16日 下午7:29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00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4万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贵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坐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故乡、以黄果树和龙宫而享誉世界的贵州省安顺市。1956年创建于安顺凤凰山麓,2001年8月由安顺农业学校、安顺财政学校、安顺卫生学校、安顺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地处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铜仁德江,毗邻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景区梵净山,坐落于大犀山下,玉溪河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遵义师范学院
2019年成为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贵州省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最早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六盘水师范学院
月照机场开通六盘水直达北上广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六盘水多元包容,不仅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更是集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等于一身的宜居城市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2014年12月,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举办科技学院协议。办学校址历经三次搬迁,2018年3月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规划占地面积1191.4亩。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