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盘水师范学院是省属公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属川滇黔桂结合部,有“四省立交桥”之称,年均气温15℃,气候舒爽,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月照机场开通六盘水直达北上广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六盘水多元包容,不仅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更是集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等于一身的宜居城市。
六盘水师范学院官方网址:http://lpssyzs.best-edu.cn/ https://www.lpssy.edu.cn/
招生电话:0858-8601126
电子邮箱:lpszjzx@126.com
学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8年获得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并于2021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台湾大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17所国(境)内外高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学校与得天独厚的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水乳相融,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校园”。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近39.55万平方米,2014年被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亿元,馆藏图书184余万册;930名教职工中高级职称人员34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57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8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市管专家72人。
学校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土木与规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教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校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10余个国家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771人(含预科397人),成人教育学生2735余人。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6次,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获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培育)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获批认定省级一流课程79门。有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I类学科(群)1个、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7个。建有“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中国凉都文化研究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级双创教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煤矿瓦斯防治”“猕猴桃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2011协同中心’”1个,“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装备数字化技术”、刺梨发酵工程技术等贵州省工程中心3个,“六盘水刺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六盘水复杂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六盘水市洁净能源与绿色化工”等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碳达峰、碳中和”等市级创新中心2个,六盘水市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1个。“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化研究团队”“贵州省巷道顶板可视化智能探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煤炭洁净加工与转化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等厅级创新团队8个。“六盘水亚高原地区煤化工高效节能科技”“大数据下的煤矿重大关键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等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74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建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有“三变”改革研究院、贵州碳中和高技术研究院等14个学术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共196个,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秉持“厚德博学,范行求真”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倡导“团结实干,创新超越”的校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专门人才。在全国“两红”“两优”评选中,2018年度、2021年度我校2名学生团员分别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19年度1个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280余项,省部级奖项760余项,获授权专利8项。2013年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2018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银奖和公益创业赛铜奖各1项;2021年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行星级(二等奖)作品1项,卫星级(三等奖)作品1项。2019年、2020年、2021年均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2022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十二强。2022年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奖项22项。2023年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黑科技”专项活动卫星级2项,红色专项活动国赛三等奖2项,2项作品被推荐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荣获省级奖项84项,获奖质量(省级一等奖数量)荣居榜首。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成“勤”字步梯、各类景观石、“中华魂”“科技之路”文化浮雕墙、《长征·七律》文化浮雕墙、印园、孔子像、王阳明像、党史教育基地等一批批文化阵地;建成教职工之家、凉都工匠场和职工书屋。2013年12月,被贵州省科协科技厅授牌“贵州省科普育人基地”;2016年校史馆被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授牌:贵州省第四届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2018年和2021年均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宣传单位,获高校优秀传播奖;2019年8月,在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查中荣获优秀等次;2019年12月,获2019年度“本科高校品牌影响力50强”奖;2020年获全国高招服务创新奖(本科)、全国院校品牌影响力奖;2020年11月被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授予“六盘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改革开放、文化引领、梯次推进”六大战略,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科性学科格局,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数据评估
关于六盘水师范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六盘水师范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16日 下午1:5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院于2017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在历届领导班子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历经67年发展奋斗,于2024年获批为贵州省“双高校”建设单位,现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

贵州民用航空职业学院
学院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贵州、服务贵州、面向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民航业发展及信息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国文明校园。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担任名誉校长。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中技)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是贵州省“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勇担育才重任,努力践行“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的使命,成为贵州首批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的职业院校,目前已为社会培育5万余名高技能人才,为“特色教育强省”贡献力量。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贵州省财政厅协管。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始建于1973年的贵州无线电技工学校,1974年更名为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家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原电子工业部。2000年,与贵州省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升格为普通高职院校。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