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浙江农林大学官方网址:https://zs.zafu.edu.cn/ https://www.zafu.edu.cn/
招生电话:0571-63730908
电子邮箱:zlzsb@zafu.edu.cn
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1.5万平方米(其中本部68.9万平方米,暨阳32.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7亿元。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包括1个独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本部设6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新文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国际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登峰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拥有林学、林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学校共有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等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5‰,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等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2‰。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学科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4个。
本部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343人、研究生5035人、留学生1034人,教职工257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60人次,省部级人才158人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5个,其他省级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获得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30门;建有林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五年,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6000多项,其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金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全国金奖4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银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特等奖6项;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获高教组就业赛道银奖1项。在全国农林类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从第12名跃升到第6名。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
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先后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江苏、安徽、贵州、四川、新疆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获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单位,连续14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名校联合培养人才。学校获批多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年度可选派60余名师生公派留学,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等专业领域国际知名科研院所交流访问或攻读学位。学校国际化氛围浓厚,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被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评为全国首批林草科普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求真、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双一流”目标,激发创造性张力,努力向着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数据评估
关于浙江农林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浙江农林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4日 下午1:2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至1953年建立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

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学院及教学单位,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商贸名城义乌。学校是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首批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校,跻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衢州学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1993年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师范教育沿革于1912年创建的衢州师范学校、1978年创建的衢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师范大学衢州进修部)。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010年学院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连续十年进入武书连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序列前十。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学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术,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备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浙江警察学院
学校现有滨江和临安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学科专业建设富有特色,公安学列入“十四五”省一流学科A类培育,公安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列入省一流学科B类,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等4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宁波财经学院
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