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省唯一一所以时尚纺织服装职业教育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是全国同类别专业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举办历史最长的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前身为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秉持“修德、长技、求真、尚美”的校训,践行“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的红帮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纺织服装行业特色办学定位,依托和服务宁波乃至全省产业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成为在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zjff.edu.cn/ https://www.zjff.edu.cn/
招生电话:0574-86328888,0574-86328004
电子邮箱:zjffyb@126.com
学校现为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校、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省高职优质校、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校、首批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2024年学校在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绩效评价等次为“优秀”。
学校地处浙江省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占地530余亩,有教职工700余人,在校生1万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纺织教育先进工作者6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有教育部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浙江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个。
持续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学校围绕时尚“纺织服装+”不断完善“一体多元”专业体系。学校下设9个学院,招生专业(方向)4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骨干专业2个、省A类专业群龙头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专业4个、浙江省特色专业8个、省示范性院校建设专业3个、“十三五”特色专业4个、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试点1个。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3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编写国家规划教材25本、省重点教材28本、省新形态教材11本;开设央财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省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3个。与雅戈尔、太平鸟等企业合作培养新零售人才的创新实践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持续打造深层次校企合作高地。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突出贡献奖”唯一得奖高职院校。学校与雅戈尔集团、博洋集团、维科集团、太平鸟集团、申洲集团、百隆东方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建有32个校企校地共同体、22个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建有市级新型面料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市级先进纺织技术与服装CAD重点实验室,获工信部双创平台示范项目、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和服装产业推动奖。学校组建的宁波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学院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服装技术创新研究院获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持续打造强特色校地协同高地。学校连续5届承办全国纺织机器人应用高峰论坛、连续24年参与宁波国际服装节活动,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宁波时尚经济研究所,连续5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连续10年发布《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白皮书)。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近三年累计组织开展培训66000余人次、技能鉴定4500余人,是全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全国纺织职业鉴定先进单位、宁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响应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号召,作为浙-阿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单位,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开展教育帮扶,发挥纺织服装优势结对青海、贵州等地开展教育帮扶和技术扶贫工作。
持续打造国际化合作办学高地。学校致力开展国际时尚教育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合作举办全省首家时尚设计类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英时尚设计学院;与日本杉野服饰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办学项目;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合作举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办学项目。学校国际化总体水平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罗马尼亚成立首个中罗高职教育合作办学机构–“中罗丝路工匠学院”;与泰国大城府技术商业学院共建“职技实践+文化体验”基地;“校企双主体国际化职业教育时尚纺织人才培养”等4个项目被列为宁波市“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首批重点建设项目;牵头成立中国(浙江)-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和中东欧丝路学院,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高校与企业为主,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被正式纳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成为全国首个纳入合作框架的职业教育领域机构。学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累计接收国际学生246人次,外派赴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和港台地区交流、留学人数达405人次。
持续打造现代化治理新高地。筑牢“政治首位”意识,加强党对学校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实施“提质重效”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持续推进思政课改提质重效,文化校园提质重效,网络育人提质重效。落实“强基提力”行动,推动党建质量整体提升。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提升党建战斗力;通过实化载体手段,提升党建引领力;通过深化群团引领,提升党建向心力。学校党委“借力互联网+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入选全省高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师生联合支部群、校园(企)党建联合体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纺织学院党委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e党支部获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宁波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并入选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学校是浙江省“平安校园”和宁波市首批“文明校园”。
数据评估
关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0日 下午6:47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位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之畔,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区位优势明显。学校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42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员工900余人

温州肯恩大学
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中美双方共同组成的理事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明确“扎根绍兴、服务浙江、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办学定位,弘扬“明德敬业、知行合一”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匠心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3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来校调研指导,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效和特色。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2017年9月,整体东迁绍兴上虞办学。2019年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2022年9月学生规模突破万人

温州理工学院
学校坐落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法定住所地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占地面积901.8亩,基础建设已投资24.2亿元,校舍面积40.9万平方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衢州学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1993年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师范教育沿革于1912年创建的衢州师范学校、1978年创建的衢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师范大学衢州进修部)。

浙江警察学院
学校现有滨江和临安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学科专业建设富有特色,公安学列入“十四五”省一流学科A类培育,公安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列入省一流学科B类,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等4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