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医科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学校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2012年,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68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2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区域特色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官方网址:https://pgzs.immu.edu.cn/ https://www.immu.edu.cn/
招生电话:0471-6636217,0471-8136765
电子邮箱:20060204@immu.edu.cn
学校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设有金山(敕勒川)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及红山口教学基地。总占地面积123.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9.6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31.99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50个、电子图书40.17万册、电子期刊31.48万册。学校设有17个学院,13所临床医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108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950人。其中,本科生12928人、硕士研究生3506人、博士研究生56人、民族预科生80人、留学生等其他类型学生380人。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8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840人。
学校共有36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其中,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入选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35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2022年度,学校荣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学校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5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3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现有自治区级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1个、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和骨科研究所均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639人,专任教师982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469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岐黄学者1人,自治区杰出人才10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青年领军人才1人、创新人才团队66个、创新个人147人(包括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入选自治区“英才兴蒙”团队一层次项目2项、二层次项目2项、青年拔尖项目7项,认定“英才兴蒙”四类人才13人、五类人才52人、六类人才117人。此外,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中,第一、二层次人选累计216人次。有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6个。
“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8项。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8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及以上专业学会科学技术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01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531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13项。学校主办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和中医药子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及医科高校联盟、西部医学教育联盟、东北三省一区新医科教育联盟、黄河流域医学院校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等成员单位。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东方医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日本冈山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所、白俄罗斯戈梅利医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医学院、阿塞拜疆国立医科大学、蒙古国传统医学科学研究院、埃及开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医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等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山西医科大学共建了“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师生交流和科研合作。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和“艰苦创业、和衷共济、革故鼎新、洁己奉献”的“内医大品格”,坚持现代医药学与传统医药学并重、以蒙医药学为特色协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医科大学,培养身心健康、职业道德优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适应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留得住、用得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数据评估
关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26日 上午9:09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作为全区唯一的公安政法类高等学校,学院是自治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区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承担着公安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公安理论研究、重大活动安保以及应急维稳处突等重要职能,被誉为“北疆警官的摇篮”。

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
200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内蒙古自治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学院秉承“勤学、求精、诚信、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于2010年组建了自治区首家职教集团——内蒙古商贸职教集团,现有理事单位188家,总体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深度合作育人的良好局面。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获批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22年获批自治区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双A档建设单位。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以原哲里木盟艺术学校为基础组建的艺术类高等职业学校,以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职能。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2001年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为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办学形式为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兼办中等职业教育。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2010年经内蒙古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国家统招院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能源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另有附设中职。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