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警察学院是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公安厅主管,贵州省教育厅负责业务管理,全省唯一的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2月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1978年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两校合并组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层次的贵州警察学院;2021年6月,被贵州省学位办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9月,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现有在校生近4000余人,年均培训在职民警5000人左右。
招生电话:0851-85407159,0851-85407599
电子邮箱:gzjgxy@gzpc.edu.cn
学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毗邻龙洞堡国际机场、双龙生态公园、贵阳森林公园,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文明校园”等称号。学校占地36.79万m²,总建筑面积17.71万 m²。教学行政用房面积9.93万 m² ,运动场面积4.34万 m²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58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2.06万册,电子图书150万册,有6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司法鉴定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贵州公安英烈墙”系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现有教职工400人,专任教师 24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0人,占比33.2%;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01人,占比83.4%。有省管专家、全省高校“黔灵学者”和省级学术带头人6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贵州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4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和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公安教育成绩突出者、全国公安教育训练优秀工作者20人,贵州省优秀教师、全省公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训练优秀工作者19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全省优秀人民警察4人,行业专家26人,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千层次)2人。学校和个人多次被公安部、省政府、省公安厅授予一、二、三等功。
学校现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14个,足球运动专业是全国公安院校中第一个开设的专业,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公安管理学和侦查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刑事科学技术系被评为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系,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省级“金课”23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23项。拍摄的微电影《承路》获全国“我心中的思政课”大赛特等奖,散打队连续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和个人第一名。学生王金磊荣获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2022年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云鉴弹”项目荣获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学校的公安学被列为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刑事科学技术通过了省级重点学科验收。学校建有贵州政法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贵州省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2017年以来,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1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6项,已连续5年获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立项;出版专著、教材32部,公开发表论文64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等72项;多项成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省科技强警一、二、三等奖。有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名,贵州省“学术先锋”4名,公安管理系、治安系被授予“贵州省学术先锋号”称号,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贵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先后为省内外公、检、法、司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在职民警和政法干部等9万余人。2018年5月,公安部批准“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落户学校,并以此为依托,举办了三届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学校还先后举办了缅甸内政部警员培训班、缅甸禁毒执法培训班、约旦警察武力使用教官培训班、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研修班、老挝刑事侦查技术研修班、坦桑尼亚禁毒执法研修班等外警培训项目。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打造贵州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贵州在职民警培训基地、贵州公安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要的高质量发展的公安院校。
数据评估
关于贵州警察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贵州警察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16日 下午7:00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在90余年的健康服务和6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不渝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最需要的人群培养健康服务人才,现已培养卫生人才6万余人。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
学院人才培养采取“双学位”“双学籍”、本科生“4+0”、研究生“2.5+0”的培养模式,突出国际化、创新型和跨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凯里学院
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4年6月,凯里学院成为省属省管高校。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
学校位于被誉为“百鸟之都、阳光之城”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坐落在“高原明珠”草海北岸。校园规划用地800亩,建筑面积25.17万平方米。

贵州体育职业学院
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坚定、道德品质高尚、职业素养良好、专业技术能力精深的卓越体育职业技能型人才。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获“优秀”等次;2021年获批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2023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贵州特等奖。

遵义师范学院
2019年成为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贵州省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最早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