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文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甘肃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对口支援院校,“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创始成员,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甘肃省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
兰州文理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luas.edu.cn/ https://www.luas.edu.cn/
招生电话:0931-8275450
学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坐落于主城区黄河之滨。甘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区位优势,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校办学育人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广阔空间。
学校始建于1950年,由甘肃教育学院、甘肃联合大学、甘肃省艺术学校、甘肃省电影学校等先后合并而成。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赓续红色育人传统,传承甘肃教育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新中国普通教材编写的开路人、基础教育的奠基人辛安亭先生的教育家精神,始终秉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接续奋斗、与时并进,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在校生近1.2万人。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应用、服务发展”使命,坚定地方性、开放型、应用型的办学方向,主动融入甘肃文化旅游强省建设,逐步形成了文理兼具、以文化人、赋能文旅的发展格局。坚持“五育并举”,弘扬“明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探索“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设14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构建了文、艺、管、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导向,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88%的专业直接赋能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拥有全省高校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曲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工程等特色本科专业;创建了敦煌舞教学体系。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化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设计、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2门省级一流课程。
作为全省唯一聚焦文旅产业的应用型大学,学校是甘肃文旅科教创新联盟秘书长单位,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省非遗保护协会秘书处单位。依托甘肃省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现代文旅国际产业学院”,创新校政企共建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对接产业、对接企业,校企合一、理实合一”的文旅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被授予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敦煌舞人才、戏曲人才培养基地,美术、舞台艺术创作基地等9个省级基地与科研平台,成立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敦煌舞传承发展研究院、非遗研究院、全媒体传播研究院、“一带一路”文化艺术研究院、文旅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等6个特色科研平台,建有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等7个科研创新团队。与甘肃省文旅厅深度合作,主持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普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估、文旅骨干人才培训,聚焦区域文化旅游做咨政、定标准、编规划、推样板、促交流、创模式,服务文化旅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4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敦煌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现有教职工898 人,其中专任教师696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40 人,占专任教师的 48.85%;具有博士学位者135 人,占专任教师的19.3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 533 人,占专任教师的 76.58%。学校实施“雁苑学者计划”“雁苑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积极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拥有全国“最美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文旅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十大陇人骄子”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专家、“陇原青年人才”等各类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50余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交流,深化产教融合。以建强产业学院、对接做实“服务地方事项清单”等为抓手,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新疆、浙江等省区的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持续推荐优秀学生赴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阿塞拜疆等国留学。
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机遇,落实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从严治校的办学要求,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原则,以服务文旅强省建设为方向,努力在化育成人上打头阵、在赋能文旅上建高地,加快改革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步伐,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书写奋进篇章。
数据评估
关于兰州文理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兰州文理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15日 上午9:10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学院首届毕业生,希望同学们发扬工匠精神,用好所学知识,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学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语言文字工作达标校”。学院位于陇东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能源新都”“岐黄故里”“周祖之乡”“红色圣地”——甘肃省庆阳市。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2004年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自2002年起,酒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等机构合属办公,目前实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雷锋精神种子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农工商贸旅”一体化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黄河之滨兰州市城关区,建有段家滩校区、和平校区、新区校区3个校区,校园面积1515亩。其中农业实训基地1000亩。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由酒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河西走廊唯一的国家“双高”学校。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历经68年的发展,为国家和我省经济建设培养并输送了数万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誉为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铜城”——甘肃白银。学校前身是1958年创立的白银公司技工学校、1984年创立的白银有色金属职工大学,201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