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和焦作工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现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能源工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培训基地。
招生电话:0391-5350001,0391-3986111,0391-3987225,0391-3986000
电子邮箱:zsglk@hpu.edu.cn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工矿泰斗孙越崎、地质学家翁文灏和张仲鲁、张清涟、张伯声等众多学者先后执校任教,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历经时艰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和“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更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享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实施本硕、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余亩,建筑面积160余万平方米。拥有2所附属医院、3座图书馆,纸质图书381万余册,电子图书521万余册。建成云平台、信息门户、一站式服务大厅、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智慧校园基础设施,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建有4个体育场馆,面积15余万平方米,多次承办CUBA、CUFA等大型体育赛事,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建有6座学生餐厅,36栋宿舍楼,荣获“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单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3176人,其中高级职称1222人,具有博士学位1460人。两院院士2人(含双聘),国外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47个。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应急、地矿测绘、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1.4‰,材料科学、化学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矿业工程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20强;建有5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设有23个教学学院,设有诚正书院、利莫瑞克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交叉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40000人,研究生近7000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8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30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16项。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建有电工电子、工程训练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含项目),获得120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被专家赞誉“有底蕴、有担当、有贡献、有特色、有声誉”,堪称小城办大学的典范。
学校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深化校地、校企战略合作,为国家安全生产、能源工业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新时代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0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项,国家社科基金69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42.05亿元,2024年立项总额达4.55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SCI收录论文7019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1055篇;授权发明专利275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有效专利持有量2680项,位列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高校第2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73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树立“科技+人文”双翼驱动国际化发展理念,目前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3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提供形式多样的出国留学项目,国际学术活动和中外人文交流蓬勃发展,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115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40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以张沛霖、李恒德、师昌绪、刘广志、傅恒志、张铁岗、赵跃民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以武胡景、郭洪祥、陈学斌、钟力生、尚海涛、李金明、王明义、宋德福、赵铁锤、王祥喜、霍金花、巫家世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省部级、市厅级领导干部,以郑炳旭、李延河、韩家章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企业家。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竭忠尽智,发光发热,传递着母校的价值和情怀,成就着母校的光荣与梦想。
百年栉风沐雨,世纪锦绣华章。站在新时代起点上的河南理工大学,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勇毅前行,全面加快“双一流”创建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数据评估
关于河南理工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河南理工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8日 上午10:2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现为河南省文明学校、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河南省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崇信 博学尚技”的校训,以“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群。同时,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实现与企业在教学师资、课程专业、实习实训等方面资源的共享,做到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高薪。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诚朴精业”校训,确立“一个目标,两个中心”(即实现“申本”目标,争创豫中南医学教育中心和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河南女子职业学院
学校是河南省妇联融合70余年办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在相继打造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教育品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女子院校办学理念而举办的一所特色高等职业院校。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学院积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方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办学质量和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前身为长垣1963年创建的安阳专区厨师培训班,2006年,长垣银河集团董事长范国栋出资创办长垣博大烹饪学校;2010年,升格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楚风豫韵交汇交融,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莘莘学子学习深造提供了优越条件。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学院是国内武术文化特色颇为突出的普通高校,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作战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华武术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院共建单位、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国防教育模范高校、优质兵员预征预储基地、新质人才直招基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