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由鲁加升等15位海内外中青年学者和企业家联合发起,创办于2000年,校园占地587亩,现有师生员工1.5万人。办学24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创新型、创业型、开放型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被列为“十三五”期间省、市重点支持升本院校,成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中国高职教育五十强院校、全国家政服务“领跑学校”、福建省第一届“文明校园”、“全省首批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全省首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训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办学特色与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教师报》《福建日报》等报道。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jy.ny2000.com/ https://www.ny2000.com/
招生电话:0592-8807119,0592-5115299
电子邮箱:xmnanyang@163.com
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立足厦门、面向产业,设置专业,设有13个二级学院,组建10个专业群44个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入选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入选福建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国家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酒店管理入选福建省示范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各类教师7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6%,福建省名校长、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等16人,“双师型”教师达63.7%,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排名第16位,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一;在二级学院推行企业副院长、企业专业带头人,聘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恩来特型演员孙维民等各领域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到校任职、授课。
产教融合深入。学校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积极推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做真、做实、做优。学校牵头组建的厦门市旅游职教集团于2021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荣获“福建省示范集团”称号。2023年,学校当选“全国精品文旅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与行业企业共建“橱柜学院”“特种机器人学院”“无人机学院”入选省级产业学院,3个案例入选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科研能力较强。学校拥有“物联网+智能制造”福建省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1个研究机构,国家专利123项。出版专著、教材141部,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51项、立项横向科研项目66项,获得企业技术开发经费1000万以。每年举办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讨会、福建省民办幼儿园园长论坛、应用型电影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等,搭建职业教育、电影人才培养、学前教育等领域交流分享的对话平台。
人才培养创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推行“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三个课堂”,关注“三特”学生培养,推进“三创教育”和“三生劳动教育”。开设英才班、企业订单班,设立千万创业基金,建设“三真”职业教育基地等。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项。
国际交流广泛。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工作思路,有效拓宽了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深化了国际教育工作平台,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引进海外留学生来校任教,送老师、学生到合作学校访学和深造,打开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
社会服务增强。学校主动履行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职能,校内培训与考证、研学、考试、职工学堂、社会培训稳步开展,“1+X”证书项目、家政技能培训、非学历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毕业生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资格证培训有序进行。同时,学校积极围绕国家战略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家长学院,相继与与翔安区委组织部、翔安乡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翔安区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提升班等活动,开展长泰全域旅游规划、安溪龙门镇全域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等项目,举办各类公益讲座,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学校受邀出席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荣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评选的“家校社共育 ”实践区建设“金推手 ”单位,为福建省唯一一家获评单位。学校获选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首批“婚姻与家庭教育顾问”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努力朝着“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的愿景奋勇挺进!
数据评估
关于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7日 上午9:3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全国高考统招计划、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证书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突出“专精特优”办学,统筹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两种资源”,专业设置突出姓“电”,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集中力量加强专业质量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以电力技术类、新能源发电工程类等为核心的专业群。

漳州科技学院
学校用地面积1700多亩,校舍面积近28万平方米,在校师生数1.7万多人,开设四十多个专业,下设七个二级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信息媒体学院、教育与旅游学院、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厦门华厦学院
学校于1993年由时任厦门市政协主席蔡望怀等知名人士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创办,2001年成为福建省首批高职院校,2015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学校以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赶超、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为己任,坚持“以生为本,善学善行;以教为先,治益求精”的办学理念,明确“立足福建、融入平潭,打造支撑产业‘智变’、服务区域发展和两岸融合的‘信谷’,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拥有福屿和地球村两个校区,现在校生近7700人,教师总数近400人,校园占地面积500多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26.64 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821元,各类教学、图书、文化体育场馆、生活设施齐全。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英华百余年校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如“化工之父”侯德榜、动力科学家沈元、数学家陈景润、地质学专家卢耀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张钹、汽车设计专家郭孔辉等16位院士和众多杰出科学家,以及方尔灏等40余名革命烈士,还走出多位政界、学界知名人士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