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于1983年,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创立的第一批民办职业学校。学校秉承“厚德精技”校训,弘扬“嘉庚”精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现有涵盖教育、信息、机电、艺术、建筑、经济、管理、医护等门类高职专业27个,在校学生规模近万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已形成较高的教育品牌。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社会满意单位”“综治安全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依法治校达标学校”“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校”“福建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试点校”等。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zsb.xmxc.com/ http://www.xmxc.com
招生电话:0592-6266777,0592-6263777
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建设发展道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2项,参加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参加第九届全国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得铜奖。现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业学院2个。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2项,获批省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首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3个,市级高水平专业2个,市级产业学院2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集美区公共实训基地1个。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四平台”三全育人模式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宁德下党乡、厦门军营村、白交祠村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组织党员师生先后赴井冈山、瑞金等红色革命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思政大讲堂、理论读书班、研讨交流会;组建“校、院、班”三级思政理论宣讲员队伍,打造思政育人“一学院一品牌”。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政治经济待遇,全面落实思政工作专项经费,与厦门市中心血站联合共建,连续17年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党建与思政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立足民办高职生源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目标,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课程育人三大路径,以大学生文明修身为主线,开展孝亲感恩主题教育、大学生导师制、青工子女服务、劳动教育实践等活动,开设“百周养成 终身德育”养成教育课,构建“兴心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打造“课程、实践、活动、管理四平台”三全育人模式。该模式获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和首批省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示范项目。
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群
学校立足厦门软件园三期区位优势,对接千亿产业链,统筹办学资源,努力探索“学校办在软件园,专业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牵手头部企业,建设产业学院。学校与魔番(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市级“画江湖”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与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名鞋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数字商务产业学院。目前,还与大连东软、博鳌体育等公司对接深化共建专业,努力在全校形成分类、分层次的产业学院建设格局。
统筹各方资源,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与优优汇联等企业共建省级数字商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共建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携手厦门万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荆艺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市级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会同厦门室内装饰协会、红麦云(厦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共建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此外,学校承接厦门市人社局“企校合作学徒制”项目,为宏发集团、美科等企业提供员工技能培训,规模全市第一;承接集美区农村农业局“高素质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共开展9期培训了541人,深受肯定。
三、聚力就业创业,助推学生成才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依托“四员六度”模式推动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本市生源8%左右的基础上,有40%以上的毕业生在本市就业。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兴才智谷,获批省市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驿站、厦门市创业大本营、厦门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近三年,累计入驻创业项目88个,荣获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金、银、铜奖40多项。
四、探索闽台交流,助力两岸融合
学校是福建省首批派交换生赴台学习的民办高校之一。2009年起开展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共有18批329名学生赴台学习,开展师资互派互访11批,合编教材讲义8部,开展专项课题合作研究8项;2019年开始启动闽台青年学生研学项目,共接待133名台湾师生来校交流;与台资企业合作,共建“技师班”,加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闽台文化的融合;携手台青创基地,共同开发新媒体课程,共建两岸直播电商基地,乡村周末市集,乡建乡创等项目,传播新时代农村声音,吸引两岸青年留厦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五、根植职教情怀,坚守初心使命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服务厦门“两高两化”城市建设和奋力推进“五中心一基地”新要求,以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着力将学校打造为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闽台文化传承基地,实现学校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努力做好学校服务中小微企业、社区教育和乡村振兴,将学校建设成为三全育人模式新、专业品牌实力强、社会形象声誉好的同类高职名校。
数据评估
关于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7日 上午9:4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先后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是以工科为特色,同时注重实用专业技能教育的综合性高职院校。2006年9月迁入厦门市翔安区文教园;2009年12月通过首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10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闽南师范大学
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成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23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1935年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老校长亲笔书写校训“实事求是·身体力行”,奠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曾培养出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全国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等当代卓有建树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政界精英和教育工作者,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2019年3月,学院正式落户于厦门市翔安区翔安东路1995号,新校区占地200亩,总规划面积约16万平方,目前第一期投入使用的教学场地面积约7万平方;另建有可容纳1400人的实验剧场一座。从此,学院进入了跨越式的新的发展时期。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2003年龙溪师范学校、云霄师范学校并入漳州教育学院,2007年改制升格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1年,小学教育专业群获“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学校进入省级“双高”建设行列,2023年以“好”的等次通过省教育厅中期验收。

莆田学院
办学历史:2002年3月,学校在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合并基础上,吸收利用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教育资源组建而成。2003年7月,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创办的兴化圣教医院附设护士训练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