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商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福建省唯一以“商”为名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福建商学院;2017年原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
招生电话:0591-26290052,0591-88020051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学校事业发展,曾题词指导学校要“办出特色、教书育人”,并为学校校庆发来贺信。学校入选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高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省级“平安校园”以及福建省第一届、第二届“文明校园”。“闽商文化教育基地”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政治经济学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福建商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入选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闽商研究中心”入选福州市首批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闽商精神内涵的“百年老校”,肇始于1906年近代教育家陈宝琛创办的“福建官立商业学堂”和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历经百年春秋,学校由近代学堂到职业学校,由重点中专到示范大专,并最终跨入本科院校行列。期间数度迁易并撤,自强之魂不息、闽商之脉不辍,形成“明德、诚信、允能、笃行”的校训传承和“重基础、强实践”的应用导向,培育了10多万名优秀商贸人才,被誉为“闽商摇篮”“外贸摇篮”。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9个本科专业,形成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管、经、工、艺、文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建设互联网经贸专业群、数智财会服务专业群、数智化工商管理专业群、旅游与餐饮专业群等9个专业群。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鼓楼、连江、马尾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51.67亩,建筑面积约34.7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约16.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67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42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8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拥有纸质图书 151.9 万册,电子图书143万册,电子期刊 25.16万册。建成万兆双核心骨干线路,千兆到桌面,实现多校区一张网的高速网络基础设施。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66人,占比44.4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47人,占比93.14%;双师双能型教师340余人,占比超50%;校外兼职硕博士生导师5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福建省优秀教师6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1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人、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1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3人、福建省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支持项目人选2人,“闽江教育领军人才”闽江青年学者1人。获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1个。教师获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共计22项;作为国家男子盲人足球队教练组成员勇夺巴黎残奥会第五名、世界大奖赛亚军、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冠军、世界杯亚军、亚大锦标赛冠军。
【教学成果】学校获批国务院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教改项目30项(其中重大项目12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4项,省级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6项,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3项,1+X证书制度试点6个,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2项。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型智库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0个,创新团队15支。2020年以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部)级7项,承接横向科研项目148项。29篇研究报告(决策建议)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2篇研究报告的阶段性成果被省级内刊录用刊发,30余篇理论文章被《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升本以来,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社科成果奖6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出版学术刊物《福建商学院学报》。
【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开放办学,借力发展。加强校校合作,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深化校企合作,与中版信达、京彩、新大陆、聚春园集团等共建新商科传播服务产业学院、智慧供应链产业学院、新大陆数字商务产业学院、聚春园烹饪学院,打造一批具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引领效应的产业学院特色样板。紧密校地合作,与福建省委改革办、福建省商务厅、马尾区、连江县开展密切合作。服务闽台融合发展,与台湾育达科技大学开展本科4+0合作项目,构建“四协同”服务体系,凸显“双文”育人特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减贫发展合作中心”项目,2019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留学生,实现招生、培养、聘用一站式服务;2023年起,承接来自南太平洋岛国、中亚、东南亚等国的福建省长奖学金的本科留学生培养任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杰内索分校、英国桑德兰大学、罗马尼亚阿拉德奥雷尔·弗拉伊库大学等开展校际合作,加强专业课程与学分互认、师生交换交流等项目。学校作为“福建省邀请外国人来华科教文体单位信誉等级良好单位”,多次受邀出席相关国际化合作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培养成效】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连续九届在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本科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中取得佳绩,获团体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优胜奖2次,个人一等奖3人次、三等奖7人次,优胜奖10人次。近三年获各类创新创业类和学科技能竞赛奖项989项(国家级202项、省级787项),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近三年本科新生平均报到率达98%。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稳步提升,2024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73.93%、33.03%。考研深造人数逐年大幅提升。2022届、2023届、2024届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分别达91.39%、94.38%、95.08%。学校在全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面向未来,福建商学院坚持聚焦新商科,以“弘扬闽商文化,培育应用型闽商人才”为办学特色,以“新型大学、精干学科、特色专业”为建设思路,努力建成闽商人才培养、闽商文化传承、闽商智力服务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福建商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福建商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6日 上午9:5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院沿用了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名,继承和发扬老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砥砺出“厚德励进,博学自强”的校训精神,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百年学府优质教育资源,以新机制、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武夷山职业学院
武夷山职业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由台商投资兴办,并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已建成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花园式校园。

华侨大学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炼了“精诚惠世”的校训精神,确立了“志诚业精、尚德崇医、技以载道、济世惠民”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输送了8万多名大、中专实用型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才。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单位奖、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全国高校首个新时代雷锋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省文明校园、省慈善教育示范学院等。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突出“专精特优”办学,统筹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两种资源”,专业设置突出姓“电”,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集中力量加强专业质量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以电力技术类、新能源发电工程类等为核心的专业群。

仰恩大学
近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教学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实施体制改革和内涵建设并重的发展战略,按照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大力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把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一流民办大学宏伟目标奋进。

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坐落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是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