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于2020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一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管理,广西教育厅业务指导的广西唯一一所专门面向物流行业培养相关高技能人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www.gxlvtc.edu.cn/zs/zsjz.htm https://www.gxlvtc.edu.cn/
招生电话:0775-2929601,0775-2928585
电子邮箱:wlxyzjb@126.com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树人,强技立业”校训精神,坚定“夯基扩量,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成为广西双高建设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目标,致力于打造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荣获全区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先进直属单位、先进集体、突出贡献奖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贵港市西江教育园,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占地面积约918亩,完成建设建筑面积22.04万平方米,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行政区、学生公寓区、教师公寓区、体育运动区及休闲场所起航广场。获批建设现代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技术、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智能制造方向)等4个广西高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学校围绕物流产业和贵港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设置物流、环保、机电、财经、商贸等高水平专业群,设有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交通学院、物流商学院、物流金融学院、生态环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现代物流管理、环境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等22个专业及方向。在校生规模近15000人。现有教职工366人,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151人,自治区级“双师型”教师132人,聘请了140多位区内外行业和专业领域教授、专家、企业高端人才担任客座教授和学科指导专家,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依托自治区大型国企广西现代物流集团作为行业背景,与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100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牵头组建成立广西供应链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大通道研究院,揭牌成立自治区国资国企乡村振兴研学中心,积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
数据评估
关于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9日 下午4:1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是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双高”校建设单位),全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绿色学校”“节水型高校”。有公园路校区、相思湖校区2个校区,校园面积约500亩。现有全日制学生15500余人。

桂林师范学院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自治区、市共建,以桂林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坚定以培养优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办学方向,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终期验收;继以优秀等次通过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终期验收后,顺利入选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A类。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处南宁空港经济区,占地面积2074亩,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形成了书香、花香、茶香“三香”校园和思茗文化品牌。学校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发扬“弘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校精神,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是广西唯一的一所以培养、培训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经济类人才为任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6万余名,遍布广西及全国各地,70%的毕业生成为广西各大银行的行长和业务骨干,享有“广西金融人才的摇篮”之美誉。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业务上接受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和管理,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公办全日制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广西省立医院护士助产学校,至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共为社会培养了近13万名优秀医药卫生类人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高校。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86年来,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始终秉承“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精神,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