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坐落于祖国的南疆国门城市—崇左市,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5年的广西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2019年更名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全日制职业本科学校。学校选择非营利性办学,秉承“明德、厚学、维新、笃行”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招生电话:0771-7515016,0771-7910016
电子邮箱:gxcczsb@126.com
学校设崇左校区、空港校区和学研产职校区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11.00亩,建筑面积75.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1.74万册,电子图书148.16万册。学校打造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已实现5G无线网络全覆盖。希沃课程教学平台、信息化诊改平台等各类平台全面打通,实现教学和学习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教学环境。
学校设有智能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文化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了27个四年制本科专业、23个两年制本科专业和53个专科专业,构建东盟边贸产业、新兴智能产业、康养服务产业、旅游工艺产业和汽车产业等五大产业专业群,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成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现代物流等36个实训基地484间校内实验(实训)室。学校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1 个,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第二期项目 3 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3 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2 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第三批自治区双创示范基地,自治区备案众创空间,自治区第一批药食同源培训中心(培育),崇左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
学校构建以“双养工程”—教师修养德能、学生养成认知,确立“四德”,贯通“四道”即立爱党爱国的政治大德、立公众认同的社会公德、立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立特征鲜明的个性品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贯通“四道”, 即知道、悟道、行道、体道,知行合一,国门特色文化为主渠道的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学校以“爱党、爱国、爱人民”“学知、学技、学做人”“争气、争先、争光彩”和“出则为工为商,入则为学为教”的育人理念。以AI+专业”模式教学,打造以学术逻辑为底蕴,技术逻辑为引领,市场逻辑为导向,三位一体独特的职教育人体系,采取“通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十继续教育”和将“企业引入校园、技术引入教材、产品引入课堂、大师引入教室,学校融入园区、教师融入企业、教学融入车间、学生融入岗位”的教学模式,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培养围着需求转”。按“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五创”精神,设立“团结、健康、智慧、活泼”的职业化班级管理制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建设文化校园、技能校园、健康校园、创业校园、大美校园、和谐校园的精神家园,自创《心灵的方向》等系列校园文化歌曲,举办技能活动月、文化艺术节、逐羊大讲堂等文化品牌活动,建有立德树人馆、红木博物馆、玉石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和在国家AAA级景区校园内建有女娲补天、飞龙在天、文化百家林等数十处富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景点,以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学生。“文化百家林”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特等奖。
办学以来,学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84.40%,用人单位满意度97.41%。近三年连续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广西“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学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所服务,为地方产业升级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所服务,办好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西城市职业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9日 下午4:0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另一办学基础是1978年9月成立的广西黎塘粮食技工学校,该校1978年12月更名为广西粮食技工学校,1994年1月更名为广西经济贸易技工学校。2004年6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将广西经济贸易技工学校并入广西贸易经济学校的基础上,设立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原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早在1960年便开始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0年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并入,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外贸半工半读学校,1978年命名为广西对外贸易学校,1984年更名为广西对外经济贸易学校,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广西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并更名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2020年6月18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见证下,广西民族大学与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相思湖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学校。2023年10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举办者变更为“广西民族大学、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现有在校生14000多人,设有智能冶金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建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前教育、冶金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8个广西一流实训基地和50多个基础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2亿多元。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桂林医科大学
桂林医科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被誉为“闪耀八桂的医学明珠”。

广西中医药大学
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