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3年10月,原梧州市教育学院、原梧州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梧州学院是一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多科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梧州学院地处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美誉的广西梧州市。梧州市是广西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28年,广西大学在梧州建校办学。
招生电话:0774-5841064,0774-5833920,0774-5831555
电子邮箱:wzxyzsb@qq.com
梧州学院校园坐落于桂江西畔,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幽雅宜居。校园占地面积约85.3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约47.5万平方米。
梧州学院目前设立有14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19个党政群团机构。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招生,有在校生17743人。全校教职工1515人,其中专任教师1052人。
梧州学院办学定位明确。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谋发展,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按照“重品德、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要求,培养人文素养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要、富有实干精神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立足梧州,面向两广,辐射东南亚,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东融西联,通江达海。突出面向产业和行业、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校地紧密结合,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直至“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
梧州学院学科专业特色明显。学院列入广西2021—2025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硕士A类),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广西一流学科(B类),信号与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学、软件工程、机械及自动化是广西重点学科,旅游管理是广西重点培育学科。学院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数49个,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专业10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小学教育、通信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是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全国高校特色专业,旅游管理、艺术设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林产化工、环境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产品设计是广西特色专业。西方经济学、高级英语2、进出口贸易实训、中国文化概况、涉外礼仪和WEB前端开发技术是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宝石琢型设计工艺学、岭南特色产品国际贸易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训、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软件工程、国际金融、高级英语2、宏观经济学、WEB前端开发技术、横向扩散MOSFET(LDMOS)器件先进工艺制备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六堡茶现代产业学院和宝石现代产业学院被确定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高级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是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
梧州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院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各级质量工程立项50项(2014年至今),获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十三五”期间,学院立项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38项,其中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90余项,教学成果获奖34项,其中自治区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院承担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四新”建设项目9项,其中“协同视域下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已结题。学院是广西高校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广西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整体转型试点高校。依托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成了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梧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创客空间、微软IT学院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开放实验室创新性实验项目170项,资助经费达51万元,学院大创项目606项,资助经费达270多万元,举办校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2场,奖励资金达25万元。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国家级奖项300余项,获省级奖项1700余项。
梧州学院科研工作服务地方成效明显。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72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0511多万元。2018年,学校主持申报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光学显微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立项,获得自治区资助经费1300万元。学校立项建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获批第六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学校拥有广西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获批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宝石设计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智慧行业软件重点实验室、梧州珠宝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大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厅级科研平台。近5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5部,获专利26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其中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围绕地方需求,学院完成了多项区、市重大招标课题,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成果。学院成功研发(开发)了30多个(套)应用软件和设备,系列人工宝石智能加工设备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填补了西江水道智能化船闸调度的空白,“360度全景成像处理系统”已经远销欧美市场,自主研发的“脱贫攻坚辅助数据平台”在国家和自治区全力推进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梧州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52人,其中博士291人,高级职称324人,其中正高职称75人,副高职称249人。获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十百”层次培养对象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人选1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5人,“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资助人选11人,“广西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人选9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培养对象4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首席专家1人。
梧州学院办学设施完备。校园建筑以欧式风格为主,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明理楼、明科楼、图书馆、体育馆、风雨操场、A11学生宿舍等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元,图书馆馆藏173万余册。拥有校园网络安全平台以及梧州学院网站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10个信息管理系统,建成4个网络教学平台、5个学科网站、32个课程网站和31个二级部门网站、6个专题网站,校园网上运行各类服务器70多台。
梧州学院社会声誉良好。201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到学院考察调研时,对学院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多次被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全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还获得了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高校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广西森林校园、自治区级绿色学校、自治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先进院校和自治区首批依法治校示范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多个自治区级以上荣誉称号。
办学以来,梧州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发展。展望未来,梧州学院将秉承“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厚道、豁达、实干、细致”的校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服务广西和梧州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化工、制药、宝石首饰产品设计与加工、物流、旅游、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茶叶种植加工、网络信息安全等产业发展,努力把梧州学院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梧州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梧州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9日 下午2:5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右江民族医学院坐落于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英雄城市——百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是“两国三省”交界地区(两国即中国、越南,三省即广西、云南、贵州)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广西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为1958年在南宁筹建的广西工学院。198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移到柳州市办学。2012年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领导。是一所以培养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服务型技能人才为特色的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广西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和广西第二机械工业学校(电机),两校于1959年合并成立广西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坐落于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始建于1956年,获得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A类学校、自治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等称号,享有“广西水电黄埔军校”“水电人才摇篮”等美誉。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现有在校生14000多人,设有智能冶金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建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前教育、冶金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8个广西一流实训基地和50多个基础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2亿多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