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w.gxzjy.edu.cn/ https://www.gxzjy.edu.cn/
招生电话:0771-4212461,0771-4213131
电子邮箱:120399819@qq.com
学校地处南宁空港经济区,占地面积2074亩,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形成了书香、花香、茶香“三香”校园和思茗文化品牌。学校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发扬“弘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校精神,坚持“服务、合作、开放”的办学理念,践行“盛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风,彰显“崇德强技、尚美至臻”的思茗文化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农、强工、精商、优艺康、兴传媒”办学特色,设有农业工程学院、康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物流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招生专业43个,现有在校生15600多人,其中,来自泰国、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5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44人。
学校通过实施名匠大师引育、教师“三能”提升和结构化教学团队培养等系列工程,构建校企合作、院系协同等多样化跨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成了一支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相适应、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服务力强、充满活力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近五年来,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3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学团队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学校连续2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强”。
学校坚持内涵提质,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类学校建设单位,荣获“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优秀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广西唯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单位,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等荣誉。
学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拥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7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3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9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农业农村部首届乡村振兴名师名课2门、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9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1+X”证书国际推广中心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自治区涉农专业链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1个,首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32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7项(含特等奖3项)。
学校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牵头组建了由国内外行、企、校、研等组成的学校理事会、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农垦职业教育联盟、全国茶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西茶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西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平台。学校充分发挥“一会三集团两联盟三共同体”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以“项目+人才+技术”的利益链为纽带,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和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项目建设。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以科研机制改革为引领、平台建设为载体、承担重大项目为举措、提升科研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不断推进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建成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专业技术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服务)中心7个。依托创新平台和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及成果推广应用,承担省部级课题37项(其中,自然科学类项目16项,教育教学类项目21项),知识产权授权517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省部级科研成果获奖11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5项,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面向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项目600余项,为企业新增产值30亿元,形成了跨专业集群的“打包式”服务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和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作用,近5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荣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90多项,其中,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级金奖16项。学校连续21年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获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参与国际产能服务,牵头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每年举办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论坛,吸纳东盟国家10所职业院校、国内6省区50多个职业院校和企业,与近70所东盟国家高校和“走出去”企业合作。依托“中国—泰国智造现代工匠学院”“丝路茶学院”、东盟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等跨国合作平台,开展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学生中外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师资培训、“中文+职业技能”等实体化运作项目,开发被东盟国家院校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数20个、共享课程27门。学校连续3年荣获“广西来华留学教育优秀单位”,获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中国—东盟职业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等荣誉。
数据评估
关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9日 下午3:4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坚持“面向需求、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北部湾,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不断彰显“海洋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特色,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技促校”发展战略,朝着一所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宏伟目标不断开拓奋进

桂林学院
学校前身系2001年5月创建的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04年2月成为教育部确认的首批独立学院,2012年1月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5月独立设置并更名为桂林学院,2023年8月取得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际学生教育办学资格。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特色高校、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国家职教示范集团)、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广西自然教育基地。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办学底蕴深厚,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广西交通学校,2002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建校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5万多名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被誉为“广西交通人才的摇篮”。

梧州学院
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梧州学院是一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多科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梧州学院地处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美誉的广西梧州市。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中医药类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在全国医药类独立学院中综合办学实力排名前列。学校秉承“明德自强,和而不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是广西唯一的一所以培养、培训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经济类人才为任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6万余名,遍布广西及全国各地,70%的毕业生成为广西各大银行的行长和业务骨干,享有“广西金融人才的摇篮”之美誉。

广西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为1958年在南宁筹建的广西工学院。198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移到柳州市办学。2012年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