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2年由池州师范学校、池州农业学校、池州旅游学校和池州粮食干部学校四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高等职业院校,其中池州师范学校和池州农业学校均于1917年建校。学校现为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智慧生态园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
招生电话:0566-2091931,0566-2090519,0566-2092439
学校坐落于中国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池州市。学校占地面积799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亿元,图书馆藏书52.42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设有机电与汽车系、建筑与园林系、电子信息与传媒系、生物与健康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旅游系、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0个教学单位。
学校确立“立足池州、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坚持“地方性、技能型、开放式、高水平”办学理念,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和大黄山建设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10万名知名工匠、能工巧匠、技术人才,其中在安徽省、长三角就业率分别达70%、90%,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和人力支撑。
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支撑安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准线优化“两核八点”专业群布局,推进园林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8个校级专业群适配升级。主动下沉县域办学,先后在县区设置3个高职中专分校和2个高职专业学院,与池州学院联合培养专升本,积极探索区域“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发展,形成具有池职特色、层次紧密衔接、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现有专科招生专业40个,联合专升本办学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1个,央财支持重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与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匹配度达73.17%,与池州市九大新兴产业匹配度达78.05%。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4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及行业专家2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35人。现有省级及以上教学(创新)团队23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拔尖人才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坛新秀等33人,省级技能型大师工作室3个。
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研发)、技术服务、社会培训于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牵头成立全国智慧生态园林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池州职教集团,联合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经开区等园区成立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7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培育)1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知名工匠培养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等22个,2021年获批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440余个,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授权专利165个。
学校着力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二、三等奖37项。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线上(线下)课程18门,省级规划教材5部。近3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三等奖8个,省级奖项150余个。近3年毕业生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5%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一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职教本科目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双高”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25年5月更新)
数据评估
关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3日 下午5:5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设有智造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等10个院(部)。

蚌埠医科大学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2023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

宿州学院
2024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建设)、安徽省首批应用特色培育高校、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创新特色院校。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81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秉承“仁德 笃学 精业 济世”的校训,弘扬“薪火传承 团结拼搏”的百花亭精神,累计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

皖南医学院
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学校目前为安徽省重点支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1年,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为落实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1952年学校前身“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成立,距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1958年学校更名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69年本科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马鞍山职业技术
2024年,获批建设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4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智能制造专业群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百果园职业店长典型生产实践基地、信息化标杆学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