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始建于1951年4月,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举办。1999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开始高职招生。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淮南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淮南煤炭体育运动学校,合并成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学校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2023年学校入选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2024年学校荣获安徽省首批技能特色培育院校。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zsxxw.hnvtc.edu.cn/ https://www.hnvtc.edu.cn/
招生电话:0554-6640567
【办学基础】
办学地址:学校位于享有“豆腐故里”“楚风汉韵”美誉的“能源之都”安徽淮南。现有洞山、春申湖、九龙岗三个校区。
办学规模:学校现有本专科生和技工技师学生23000人,其中本科200人、专科13500人、技工技师8600人、中专700人。
校园环境:学校具有浓厚的教育文化氛围,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约12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教学机构:学校设有能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技师学院等九个教学单位。
专业设置:学校立足能源行业,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组建了服务能源产业和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护理六大专业群,开设覆盖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等11个专业大类42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21个。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00余人。博士(含在读)9人。拥有国家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40人。学校还聘请了200多名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专家、技术大拿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本科教育:学校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开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教育,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学前教育、会计、电子商务、护理学、艺术设计等14个专业专升本自学助考。
实验实训:学校建有校内实习厂1个、安全教育警示馆1个、校内实训室160余间。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库。通过安徽能源职教集团、学徒制、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建有2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就业创业:学校是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多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24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一等奖1项,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级决赛中首次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办学特色】
坚持需求为要,构建职普融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立足资源优势,着眼社会需求,设有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理工技师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校三个办学主体,形成以高职、技工为主体,本科、中职、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学历教育与技工教育有序衔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同时具备中职、技工技师、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为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提供了更便捷路径。
坚持助力发展,探索“四链联动”高质量产教融合模式。积极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联动促发展模式。联合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安徽理工大学建设智慧矿山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与海尔(合肥园区)、深圳讯方、科比特航空、奇瑞汽车、京东物流等大型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分别成立海尔智能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无人机工程产业学院,实施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开展技术积累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育训并重,打造人才赋能全类别职业培训基地。学校切实履行职业教育法定职责,积极打造淮职培训特色品牌,大力开展管理能力及党性培训、安全资格及能力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学历提升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培训人数达到国家法定标准的3倍,省内高校名列前茅。2023年获评人社部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全国2551所技工院校仅有44所入选),荣获安徽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成为淮南市地方企事业单位终身职业教育基地。
坚持德技并修,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学校秉承“德修立身 强技立业”校训,统筹实施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学校成为省、市级文明校园,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60多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 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42项。
坚持安全为重,筑牢“三大体系”全方位校园风险屏障。全面塑造“大安全”,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意识,执行中层干部会“安全第一议题”制度和全员安全岗位责任制。综合抓好“大防控”,建立“1+1+1+(1)+N”综合风险防控体系。系统落实“大监督”,始终把廉洁从业放在重中之重,对照“主动、主体、主责、主抓”开展监督和自我监督,严格按照“第一时间”原则落实问题整改。
【办学定位】
专业建设实现“一特三优”:做特做强能源类专业,做优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类、高端装备制造类、医药卫生类专业。
学校服务实施“二为方针”:为能源行业服务,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
学校职能确立“双轮两翼”: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为双轮,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为两翼。
学校发展达到“两个提升”:提升办学水平——“双高计划”学校和全国优质技工院校建设,提升办学层次——职教本科。
【办学成效】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单位等。学校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安徽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高。入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安徽10强院校。在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2024)中位列全国第44位。在中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竞争力院校名单(2024)中位列安徽省第4位、全国第174位。
2011年11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学校时指出:“现在我们国家最缺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办这样的学校很有特色,很适合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原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副省长谢广祥、王翠凤,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钱三雄,原安徽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历任淮南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对我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数据评估
关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3日 下午5:3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多年来,学校立足地方、服务区域、展现特色,先后获批安徽省示范高职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个性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2009年8月,马钢为有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将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马钢技师学院整合,成立马钢教育培训中心,整合后的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优化了教育资源,增强了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派故里——安徽桐城。新校区位于桐城市东部新城学苑路,北距合肥90公里,南至安庆70公里。学校距离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口均在十分钟车程内。乘坐高铁到合肥40分钟,城际公交到合肥1个小时,出行非常便利。

淮北师范大学
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安庆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有着“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学校傍依浩瀚长江,毗邻宁安高铁、合安九高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
2000年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2012年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2022年芜湖师范学校并入; 2023年,经省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创建本科层次芜湖职业技术大学被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学院系省民政厅、教育厅年检优秀院校之一;属于全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学院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

宿州学院
2024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建设)、安徽省首批应用特色培育高校、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创新特色院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