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类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是自贡市第一所综合类高等专科学院。学院座落于享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美誉的自贡市,紧邻红岩英烈江姐故居,与自贡恐龙博物馆遥遥相望,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c.zgzyjsxy.com/ https://www.zgzyjsxy.com/
招生电话:0813-5843998,0813-5843997
学院规划用地750亩,现已完成建设用地416亩,投资26亿元,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按照国家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有教学楼、会议中心、实训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体育馆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有馆藏图书20万册、电子图书14万册,建成了覆盖全校的闭路电视、广播电台、校园网等信息化系统,可容纳 13000 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
学院设置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程部、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学院、文旅学院、卫生康复学院、建筑工程学院6个二级学院。按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开设有无人机应用技术、民航运输服务、应急救援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艺术设计、社区康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助产、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建造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共16个专业。建立了54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53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引培双管齐下,打造了一支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99人,其中国家二级教授1人,四川省特级教师1人,专兼职教师259人,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51人,中级职称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5人,“双师型”教师33人。
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设立以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先后与成都纵横、长虹美菱、比亚迪汽车、川蜀盐帮菜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新路径。其中,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彩灯方向)专业对接地方产业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中央电视台、自贡新闻、四川卫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院立足自贡、服务川南、辐射全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秉承“笃志善学、德厚艺高”的校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实一体、知行合一、三全育人”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川南领先、省内知名”高水平综合性高等学院,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数据评估
关于自贡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自贡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9日 下午5:20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现占地654亩,教职工859人,高级职称占比34.05%、硕博占比64.95%,办学规模17000余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秉承“以德润身、技臻至善”校训,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全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宜宾学院
2016年成为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和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是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正在创建本科层次综合性大学,系首批“四川省文明校园”、“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450余亩,主校区坐落于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崇州;分校区建在有“中国年画之乡”和“中国三大名酒之一剑南春”产地——绵竹市。

成都中医药大学
历经近70年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也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青年技师培养基地。

四川旅游学院
学校先后获批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国务院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学校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郁,办学70余年来,为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长期分别保持在95%和85%以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