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滇西北唯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学校。
学校始于1906年丽江府中学堂师范简易科,1913年改设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42年创办国立丽江师范学校,1956年创建丽江师范学校,1968年更名丽江地区师范学校,1995年再更名为丽江民族师范学校;1978年开设丽江师专班,1984年在丽江师专班基础上建立丽江教育学院;2001年丽江教育学院与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丽江教育学院;2006年丽江教育学院改制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5月31日教育部同意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置丽江师范学院。历经119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深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显著、服务滇西北发展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招生电话:0888-3196076
电子邮箱:ljszedu@163.com
学校占地面积940.4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1.74万平方米,另有非产权独立使用面积4.00万平方米。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其中教学实体型学院10个。建有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77.78%。荣获云岭学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称号5人,获市级人才称号29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标兵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20余人。建有附属幼儿园2所、附属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1所、附属高中2所,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6个。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70.24万元。有馆藏纸质图书96.81万册,另有电子图书159.11万册。
学校建校以来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七一勋章”获得者、燃灯校长张桂梅等一批杰出校友,培养了4万余名长期扎根基层的中小幼教师,被誉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累计有近万名毕业生成为滇西北三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的中坚骨干,为助力地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现开设有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美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34个专科专业。2018年以来,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820项,专科生升本率持续向好,最高达76.42%。2018-2024,毕业生12月31日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95.54%以上。
2018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学科建设委员会”。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4项,累计项目经费1050万元;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1篇;出版学术著作56部;获授权专利106项,被党委政府、行业产业采纳咨询报告359份;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获奖54项。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服务滇西北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振兴乡村和乡村教育振兴,建有全国人文与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丽江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等;设立“丽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滇西北中小幼教师达7万余人次。服务滇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养培训了1万余名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学校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有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服务滇西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建有滇西北民族艺术传承基地,在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探索和形成了教师、课程、教材、科研、学生“五位一体”的传承体系。
学校扎根丽江办大学,完善“校地共建、城校共生”协同育人机制。2020年10月在教育部的协调下,学校被列入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携手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组团式”对口支援的高校,探索形成“1+3+1”的对口支援模式。2022年4月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以“1+M+N”的组团形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参与,共同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叠加两个项目,探索形成了“1+5+3+1”的协同提质模式,整体提升学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通过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化产教产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与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师范类专业主体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重点培养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丽江师范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丽江师范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8日 下午3:58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1984年,在德宏师专班基础上设立德宏州教育学院,1999年上划省管时更名为德宏教育学院。2002年,德宏教育学院和德宏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德宏教育学院。2005年,德宏州农业学校并入德宏教育学院。2006年,德宏教育学院改制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是楚雄州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与云南楚雄技师学院实行两校一体、按类管理、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模式办学。

昆明理工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玉溪师范学院
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21年成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学校,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自1955年原林业部昆明林校建立至今,经过70年的发展,学院现占地面积1971亩,有金殿、石林、官渡、杨林四个校区,本部位于昆明市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普洱学院
普洱学院位于“一市连三国、 一江通五邻”、14个世居民族 聚居、被誉为“世界茶源 · 中国咖啡之都”的普洱市。学校始建 于1978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2022年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 生12185人。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2001年9月,云南省艺术学校与云南电影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云南省艺术学校;2004年5月云南省艺术学校与云南省文化厅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以培养实用型中高级文化艺术人才为办学目标。

昭通学院
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为昭通学院;202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列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2023年成为云南省教育厅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百年积淀,底蕴丰厚,熔炼形成了“大学无疆,大人有容”的校训和“崇德、敬业、务实、创新”的校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