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历程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59年重新组建更名为云南省财经学校,2015年组建为高职专科学校。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w.ynczy.edu.cn/ https://www.ynczy.edu.cn
招生电话:0871-65893890,0871-65810290,0871-65841605
◎学校荣誉
学校扎根云岭大地,深耕财经职业教育,办学91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表彰的“黄炎培优秀职业学校”、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目前在校生人数11283人,校区占地总面积270341.12平方米,其中,校舍总建筑面积205992.21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21693.39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0311.04平方米,拥有馆藏纸质图书总量621024册,数字资源总量907514册。学校建有会计虚拟仿真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综合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等93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场地达到12928.04平方米。
◎学校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449人,校外教师281人,行业导师127人;专任教师330人,其中,高级职称117人,占比专任教师35.5%;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212人,占比专任教师64.2%;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02人,占比专任教师61.2%。教师队伍素质优良、专业过硬,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资源库专家、教育部经费评审专家、二级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省年“杰出会计工作者”、云南省审计厅专家智库专家、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云南省会计行业领军人才、云南省高校最美班主任等;教师参加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
分数相近院校推荐
根据本校2024
普通类 录取分数为基准推荐
数据评估
关于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8日 下午3:5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院积极探索“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传承、职业型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产品打造和市场拓展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倾力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2011年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列为“综合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学校”,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给予“先行先试”的试点。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和成长,伴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发展和壮大,是一所扎根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国门大学。学院地处气候宜人、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物产丰饶的云南省临沧市。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由特大型国有企业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一所云南省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设立于1955年的昆钢职工业余学校,至今已有69年的职业教育历史。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24日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大学,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业务接受云南省教育厅指导的高职学院。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学校以新工科引领专业建设,形成理工科专业为主,满足行业、企业及其社会需求的多元专业结构。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体育与教育、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城轨与机电、财经商务、新能源电力工程七大专业集群。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现有在校生26000余人;2024年学校获批省级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位居2025校友会排名全国第9,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全国首批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云南省同类院校中第一家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高校;

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省属重点大学和云南省“双一流”建设院校。92年来,培养的10万余名全日制和10万余名非全日制高级医药卫生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及周边卫生健康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