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学院位于“一市连三国、 一江通五邻”、14个世居民族 聚居、被誉为“世界茶源 · 中国咖啡之都”的普洱市。学校始建 于1978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2022年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 生12185人。
招生电话:0879-2301198,0879-3088781
办学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云南“一个跨越”和“三个定位”需求,坚持立足普洱、服务云 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明确地方性、区域性、应用型、 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条件。占地面积2054亩,建筑面积26.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为8.9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1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 图书123.7万册;数字资源21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7万册。建有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6个,建成绝版木刻精品馆、普洱生物多样 性科学教育馆、智慧党建和VR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实验室、 力学开放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125个,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平 台5个,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持续改善。
人才培养。建校47年来,共向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专业人才,学校被列 为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仅普洱市在职在编教师中就有 3800余人为普洱学院毕业生,他们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中坚 力量。傈僳族毕业生李金莲毕业后回到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偏 远山村担任村官,毕业2年就被推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普 洱籍毕业生李江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长为中老铁路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为中老友谊贡献了普院力量。
师资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持续强化师 德师风建设,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双提升。现有在岗教师745人,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17人,博士教师61人,聘请刘仲华院士等国 内顶尖人才为学院客座教授,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云南省 “兴滇英才计划”以及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人才称号 教师30余人;认证“双师双能型”教师213名,师资队伍建设质 量不断提升。
学科专业。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特色 鲜明、结构合理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3个二级学院,共 开设42个本科专业,园林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建 设专业,美术学、历史学等35个专业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获 评C等次,烹饪与营养教育等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 设点,茶学专业被评为省级新兴专业,智慧农业被列为云南省级 新兴学科培育点。
科学研究。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先后获 批老挝研究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国家级平台 2个,云南咖啡品质优化及价值提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省部级 科研平台9个,云南省高校力学开放重点实验室等地厅级科研平 台10个,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和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绝版 木刻研究院等一批内设研究机构;获批省级创新团队2个,地厅 级科研团队23个。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计80余项;发表科 研论文1400余篇,其中被SCI、CSSCI、SSCI、EI 收录90余篇, 出版科研专著120余部,专利授权80余件,获省部级奖励50余项。
服务地方。尽锐出战脱贫攻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派出驻村工作队员 113人,定点帮扶挂钩点顺利脱贫摘帽,扶贫工作省级考评连续 7年为好等次,2人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获评普洱 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与普洱市政府共建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院,共同承办绿色经济论坛,开展绿色经济发展课题研究,全力 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建立那柯里 · 绝版木刻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广普及农民版画,开展校园啦啦操项目, 成功带动普洱市中小学啦啦操推广。
开放办学。坚持面向澜湄流域开放办学,与澜湄五国、美国、德国、英 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良好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现有留学生 282人,累计招收留学生1700余人,其中老挝留学生人数居全国 前列。建立东盟学院,开办老挝语、泰语、缅甸语3个非通用语 种专业。采用联合模式培养英泰、英老复语型人才、汉语国际教 育人才1000余人。联合东软集团、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建中国第 一个“一带一路”国际数字产业学院。主办四届澜湄教育合作( 普洱)论坛,成功举办三届泰北地区汉语演讲比赛。
就业创业。与普洱市政府合作共建普洱市创业公共实训基地。2018年基 地建成以来,累计入驻企业452户,产值11亿元,基地被评为国 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云南省级创业园示范基地、 云南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等5项省级认证。 共开展创新创业培训42274人次,做到了在校生全覆盖,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以上立项421项,省级创新创业比赛获奖 40余项。获评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落实毕业生就业 “一把手工程”,近八年留普洱就业10730人,到新疆、西藏就 业279人,应征入伍707人,就业工作连续多年获云南省教育厅表彰, 2024届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为95.39%。
文化传承。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少数民族师生占比高的实际,建成 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 民族团结教育和科研平台,将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充分融入校园 文化和育人全过程,学校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对 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元素进行传承创新,开创了独树一帜的普洱绝 版木刻,成为普洱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打造出世界第一支全 男生高水平花球队伍和民族啦啦操队,获国际性比赛冠军9项, 其中世界季军1项、亚洲冠军1项,获全国冠军26项,2018年学校 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2022年被评为全国啦 啦操五星俱乐部,2023年被评为国家啦啦操集训队共建单位。
未来规划。未来5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面加强党的 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 明确地方性、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持续提升人 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 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普洱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普洱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8日 下午3:3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云南省第一所独立建制的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云南科信学院自创办到现在,已培养14406万毕业生,连续八年入选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玉溪技师学院
2024年8月,玉溪技师学院、玉溪职业技术学院、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玉溪卫生学校、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实现五校融合办学;形成了一所融高职、中职学历教育、技工教育、技能培训鉴定于一体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

昆明文理学院
昆明文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2005年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昆明文理学院。学校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现有在校生26000余人;2024年学校获批省级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位居2025校友会排名全国第9,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全国首批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云南省同类院校中第一家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高校;

保山学院
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保山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13年学校通过审核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两所“国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高校之一,2015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十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改革学校”之一,

临沧职业学院
学院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博尚大学城,规划用地约1720亩,概算18.8亿元,现有建筑面积195676平方米,标准400米跑道运动场一个,18个篮球场。目前学院设有卫生健康学院、高原特色农林学院、国际贸易学院、

云南警官学院
2003年4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是全国首批建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202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警务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办学层次、办学空间、办学格局的历史性变革。

昭通职业学院
昭通职业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紧盯产业发展前沿和技术演进方向,紧扣市场变化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索质技能人才、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及优质成才、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及高质量就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