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学府,历久弥新。昭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师范教育传统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设的师范传习所,历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昭通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昭通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与昭通教育学院、云南电大昭通分校合并,2000年与昭通地区师范学校合并。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为昭通学院;202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列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2023年成为云南省教育厅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百年积淀,底蕴丰厚,熔炼形成了“大学无疆,大人有容”的校训和“崇德、敬业、务实、创新”的校风。
招生电话:0870-2121914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昭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设置12个教学学院、3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十多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百年薪火,生生不息,培养培育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吴建智、全国百佳刑警阚建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和雷平阳、全国优秀教师张瑛、亚运会冠军马皓、亚运会+亚锦赛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奥运会的伍志帆等为代表的十万余名优秀人才,为昭通地方经济发展、文明创建、文化繁荣、教育振兴、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济济,名师荟萃。目前,昭通学院有教职工近1000人,其中,高级职称277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547人。拥有全国会计名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财政部会计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委联系专家、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及青年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等知名专家学者40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5人。
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目前,昭通学院占地面积8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纸质图书总数100余万册。拥有云南省天麻与真菌共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天麻绿色种植与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省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科技小院,建成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实训室300余间,省级示范实践实训基地、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100余个。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昭通学院坚决贯彻“教学立校、科研强校”办学理念,努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质量水平。近几年,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新兴专业建设点1个,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价C级专业27个,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部级“四新”专业建设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研育人项目7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5项,省级教改项目15项;立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近200篇。
守正创新,特色发展。昭通学院坚决贯彻“特色兴校”办学理念,深度挖掘融合昭通特有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凝练形成高原特色农业、昭通文学、教师教育、红色文化“四张特色牌”。成立苹果学院等特色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成立滇东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科学研究。“四张特色牌”带动学校“一院一特色、一院一亮点、一院一品牌”建设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担当责任,服务社会。昭通学院坚决贯彻“服务活校”办学理念,努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持续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指导、顶岗支教,实施“国培计划”,落实“县中托管”帮扶,组织科技下乡,助力昭通苹果、天麻、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振兴。成立全国首家“中国乡村CEO学院”,“昭通学院乡村CEO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示范”项目被纳入云南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备案名单,开启“培养一批乡村振兴CEO”“打造一个和美乡村示范点”等“九个一”系列建设工程,助力昭通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学校已发展成为昭通及周边地区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文化传播高地、文明引领高地,昭通县市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培训基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培训基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
匠心筑梦,奋发有为。近几年,昭通学院师生充分发扬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敢打善打别人打不赢之仗的精神,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推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人才队伍空前壮大,校风教风学风发生根本转变,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明显,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对外交流开创新局面。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融入全国数量众多的合格本科大学主流队伍;成功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搭上了由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帮扶支持提质发展的特快列车;高位签订云南省教育厅、昭通市人民政府共建昭通学院协议,强力推动学校加快速度向建设高质量区域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
继往开来,行稳致远。面向未来,昭通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在昭通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心怀梦想再出发,接续奋斗启新程,以全省大力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推动学校特色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3815”战略目标任务,为加快建成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数据评估
关于昭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昭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8日 下午3:3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昆明传媒学院(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成立于2002年,位于七彩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与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毗邻而居,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9月完成转设,经教育部批准,由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更名为昆明传媒学院。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学校区位优势显著,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春城”“花都”——昆明,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文化底蕴深厚,是同学们求学、成才、安家的理想胜地。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于2011年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估;2016年通过特色评估;2017年整体搬迁新校区办学,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护理专业在云南省高校护理高职教育专业评估中获五星A级排名第一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11月原云南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学校现有呈贡、普吉、吴井桥、龙城校区,另租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95亩,占地近千亩。呈贡校区为主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学校以新工科引领专业建设,形成理工科专业为主,满足行业、企业及其社会需求的多元专业结构。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体育与教育、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城轨与机电、财经商务、新能源电力工程七大专业集群。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以三年全日制中专、高职专科层次和五年全日制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为主,兼顾继续教育,并组织开展订单培养和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残疾人和公共服务事业专门人才为主的省属高职院校。

德宏师范学院
1984年,在德宏师专班基础上设立德宏州教育学院,1999年上划省管时更名为德宏教育学院。2002年,德宏教育学院和德宏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德宏教育学院。2005年,德宏州农业学校并入德宏教育学院。2006年,德宏教育学院改制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我校的建校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2017年由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云南工艺美术学校、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组建为高职院校,2021年,云南出版传媒技工学校并入学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