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2个月前发布 1,956 0 0

一百多年来,学校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经济学家骆耕漠、爱国人士章乃器等著名校友,被誉为“浙商人才培养的摇篮”。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7-20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经济学家骆耕漠、爱国人士章乃器等著名校友,被誉为“浙商人才培养的摇篮”。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浙江省首批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www.zjbc.edu.cn/zs/   https://www.zjbc.edu.cn/
招生电话:0571-58108888,0571-58108080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钱塘江南岸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内,另有德胜校区位于杭州市区内,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电子商务学院。学校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逾2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125万余册,电子藏书30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工704人,其中专任教师499人,专业技术二级岗1人,正高职称65人,副高职称168人,博士5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635人。

学校现有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应用工程学院、旅游烹饪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电子商务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现设置36个专业。拥有电子商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连锁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大数据与会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7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拥有烹饪工艺与营养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烹饪工艺与营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2个省级重点专业,连锁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环境艺术设计5个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5个省级优势专业,连锁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视觉传达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富管理、环境艺术设计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13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精品课程6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34个,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44部,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21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2个,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2个,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养基地1个,浙江省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暨职业体验基地1个,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工程项目1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个,省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立项1个,浙江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3个。

学校现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教学名师和团队1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职业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7人,省151人才8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1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浙江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2人、二等奖1人,浙江国有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2人,“浙江工匠”1人,“浙江青年工匠”1人,浙江“金蓝领”3人,浙江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

学校传承百年校训,弘扬浙商精神,强化商科特色专业建设和商科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积淀“依托行业办学,校训文化育人”的商科特色,形成“课堂教学、创业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协同创新”为平台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商科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成为“中国商业教育品牌”。学校坚持“依托行业办学、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方针,牵头组织成立的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与衢州市、义乌市、杭州市萧山区、临安区、龙游县、舟山市定海区、嵊泗县、桐庐县、新昌县、武义县、青田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与华为、海康威视、钉钉科技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牵头成立省、市级杭州高新区(滨江)互联网产教联合体、省级全国数字管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省级烹饪科学与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专项计划,获批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1项、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项、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项,市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建有智能物联产业学院、数智管理产业学院、浙江轨道交通学院、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等20余个产业学院,其中杭州城西科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县域产业学院建设点之一,累计开设10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学校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落实武义、青田等校地合作项目,并与天台、仙居、衢江、嵊泗等山区海岛县开展山海协作,助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相关事迹、案例入选了浙江省教育厅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和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并荣登《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建设中美、中法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为全国首批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质量认证的2所学校之一,高质量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认证有效期为初次认证最高年限6年。国际化办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首家通过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荣获2024年度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活力值全国并列第1,位列2022年度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第10、2023年度第5,国际化办学成果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入围2022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案例1项(全国50项),入选2024年浙江省教育厅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案例2项,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典型案例1项。学校首批通过了高职院校来华留学教育第三方质量认证,并取得了6年免检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学校师资国际化培养渠道不断完善,师生夺得国际赛事奖项多项,前往海外学校交流人数大幅增长。留学生比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教师三个月以上访学比例、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数等多项指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被教育部专家总结为全国“创业教育三大模式之一”,学校被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小岗村”,受到时任杭州市市长蔡奇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同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连续多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达到98.39%,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已成为省内外考生报考的热门院校。

学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职业教育分会、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浙江省商业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全国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浙江省商业总会、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首批高校党建“四个融合”行动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单位,浙江省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示范单位,浙江省首批英烈文化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浙江省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院校,浙江省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培养基地。学校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最受高中生关注高职院校”“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还获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双师’比例100强”“全国高职院校专利获得数量3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优秀案例50强”“全国高职院校新媒体优秀院校50强”“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新媒体综合力十强”。

如今,学校正以百年的办学积淀,以服务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己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正朝着建设具有显著商科特色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为实现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商院应有贡献。

数据评估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浏览人数已经达到1,956,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0日 下午7:0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业余科技大学等4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学校现为浙南闽北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是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文明校园、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和浙江省首批专升本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学校现有高教园区校区、鹿城校区、瓯海校区、瑞安校区、永嘉校区等五个校区,校园总占地超1300亩,在编教职工超900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设有智能制造学院、设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数字经贸学院、鹿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瑞安学院、永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秉承“厚德长技,励学敦行”的校训,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遵循“与国家发展同频,与区域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与国际顶尖接轨”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设什么专业;区域有什么企业难题,就建设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工匠人才”的办学实践,被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强化政治修养、职业素养、生活涵养、健康培养“四养融通”,形成了“学训研创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实力雄厚的专业群6个,40个专业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其中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性专业等国家级专业10个、联合培养本科专业4个、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24个。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7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教材40余本。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各类国家、省市人才超220人次,并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深入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9年超98%,留温率超60%,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竞争力、毕业生满意度、企业用人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3,毕业生薪酬水平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学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是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创业学院,“创业者联盟”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社团百强。学生近五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大赛奖项400余项,德国红点奖等国际奖项60余项,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列第17名。 学校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辟“分布式”办学赋能发展新路径。全面嵌入温州大都市区和产业集聚区,政校行企联动打造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职教共同体。高教园区校区凸显示范引领作用,以群建院建设二级学院,校企1:1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实训综合体和创新综合体;瑞安学院下沉县域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毕业生留瑞率连续多年超65%;设计学院嵌入园区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引领带动温州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永嘉学院对接中职打造中高职衔接共同体,是全国首个中高职一地式一体化办学的高校;鹿城学院建设育训结合的社会服务培训基地,与市经信局联办全国首个由高校运营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获评国家级示范平台、全国优秀公共服务机构,连续七年获省中小企业服务优秀平台。牵头成立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联盟,牵头成立的长三角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联盟被列入教育领域长三角公共服务重大平台。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位列中国高职院校改革活力指数科技创新榜第一名、中国高职高专评价科学研究第二。学校设有国家、省、市、校四级研发平台61个,其中获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家;校企共建省级企业研究院(中心)28家,企业研发中心超200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创业成果奖一等奖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连续四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第一,国内专利转让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6位、全国高职院校第1位。每年为企业解决难题600余项,近五年科研等社会服务总经费超2亿元,服务企业50000余家,年培训超35000人次。学校与1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50多个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11个,吸引县域政府投资超30亿元、企业等投入超3.1亿元。学校获批总额2.17亿元全国首批教育强国产教融合项目,获批全国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3个,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典型案例2个。 学校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进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加拿大、英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开展合作办学,连续两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德SGAVE项目试点院校。实施“中企走出去温职伴随计划”,柬埔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荣获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写入两国联合公报,成立柬埔寨研究中心、柬埔寨师资培训中心,负责“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柬埔寨-缅甸国别工作组。在安哥拉总统访华期间与安哥拉就业与职业培训总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建安中工程技术学院。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设立意大利培训中心、南非培训中心,年均培训超万人日,年均输出标准十余个。开展来华留学生培养,成立海外人才联络站,服务海外中企和温州人才引进。学校荣获WFCP世界职教卓越奖“建筑”金奖和“网络和数据安全”银奖,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中非职业教育联合会、中美“百千万计划”、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等。 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坚持固本强基,通过构建“五位一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标准+特色”党建质量保证体系和“六维”党建品牌塑造体系,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省级党建培育创建单位13个,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示范群和特色品牌2个,获评首批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单位,作为温州市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入选浙江省党建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深度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作为全市唯一一所高校入选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和市“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入选省教育系统廉洁教育基地。学校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获评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单位,连续两年获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获评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教学名师8人、教学团队1个,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课程思政系列项目33个,《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专题推广学校“课程思政”经验做法。学校持续推进“双循环治理”体系建设,成立高职院校治理研究中心,形成了顶层-中层-基层的治理结构,以“温职之制”开辟“温职之治”,治理育人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强化“彰显新职教类型特色、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办学使命,引领“活力温台”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坚定扛起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探路者”的使命担当,努力建设一所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奋力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窗口”。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