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医学院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从事公益服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医学院校。
历史沿革:杭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历经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2016年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8年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历经浙江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科学院、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研究院等,1987年更名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9年,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与原杭州医学院整体合并组建新杭州医学院。
招生电话:0571-87692654
电子邮箱:zjmczsb@126.com
办学条件:现有临安、黄龙、滨江三个校区和青山湖科创中心。学校占地1435.76亩,校舍建筑面积40.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2亿元,拥有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等数字资源13种;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14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百余家。
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120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医师等12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 、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者、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等223人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最美教师等称号52人次。
学科专业:学校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以医学为主,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融通协同发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省一流学科(A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4个学科为省一流学科(B类),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排名已达2.8395‰。有肿瘤科、普通外科学、临床护理学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微创外科、生物医药等2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群。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共12707人。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药学、生物与医药、医学技术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等2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药事管理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药物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护理基础),省级一流课程123门。
人才培养: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甘于奉献、广受赞誉杰出校友。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日趋广泛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六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院校排名中连续六年名列前六。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6个全省重点实验室(全省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研究重点实验室、全省头颈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全省眼病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全省高等级生物安全与生物医药转化重点实验室、全省炎性慢病药物发现与安评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全省神经系统疾病数智化康复装备研发重点实验室),6个省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肿瘤诊疗与药物研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新型疫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检验诊断关键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数智化康复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脑认知与疾病数字医疗器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炎性慢病新药研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GLP认证机构、国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保存中心、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等17个科技服务平台。2018年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1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18项,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励19项,国家授权专利106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年均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浙江实用医学》《浙江医学教育》等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南威尔士大学、阿尔斯特大学等20所高校合作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构建教师海外进修平台;引进葡萄牙、罗马尼亚、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外籍专家教授,促进学校师资国际化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国际组织和高校建立联系,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签署了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合作备忘录,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目前,学校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BRIMEA)、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等国际平台的会员单位,国际化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发展目标: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杭州医学院将始终坚持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和卫生健康一线,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家国情怀、开放视野和求真博爱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浙江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贡献杭医力量。
数据评估
关于杭州医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杭州医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4日 下午1:4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浙江供销学校和创办于1984年的浙江省供销社职工学院,1999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筹建,2002年1月正式建院,2004年整体搬迁至杭州市钱塘区。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浙江树人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大力弘扬树人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学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术,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备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成为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19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B档)(简称“双高计划”);2023年1月,学校在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级。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是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其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此后历经浙江财政学校、浙江财经学院等时期,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艺、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0年9月从杭州市文华校区迁址至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新校区。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之畔,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区位优势明显。学校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42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员工900余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