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为鲜明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肇始于1954年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合并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重庆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官方网址:http://zs.cque.edu.cn/GNISGM https://www.cque.edu.cn/
招生电话:023-61638299
办学70年来,学校秉承“锲而不舍 止于至善”的校训和“负重自强 创新求真”的校风,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学科专业,坚持做优做特师范教育,做大做强非师范教育,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现代产业的发展定位。学校共有12个二级学院,在校本科学生1.5万余人。拥有4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南山和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3.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74万平方米。
坚持从严治校,强化党建引领。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委从严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建有全国样板党支部3个及重庆市高校党建标杆院系2个、样板党支部4个、“双带头人”教师32个。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重点行动计划,“133”大思政工作体系全面形成。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共同体建设单位,获批重庆市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十大育人精品”项目3个,立项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门,获批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0个、团队30个。2800余人次学生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全运会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及市级奖励。
坚持质量立校,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全面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产出导向,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卓越实验班”培养模式,建成重庆市新型二级学院1个,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2个,立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虚拟教研室6个,获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6个。围绕教育、健康、科技、文化、经济五大领域进行布局,立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重庆市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1个,建成重庆市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19年至今,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5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1个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获评6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76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6个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
坚持人才强校,强化队伍建设。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77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9.56%,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4.59%。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全职引进俄罗斯院士团队,先后柔性引进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院士,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台湾元智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国家文旅部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等高层次人才。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现有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4人(次),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等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7人(次),获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目前,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重庆英才计划、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称号23人(次)。
坚持科研兴校,推动科技创新。学校深入实施“学科峰原启程计划”,建有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加大培育重点平台团队,建有重庆市中特中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分中心、重庆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儿童营养与健康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库区特色道地中药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市校级科研平台和研究所50个,建有儿童教育、药用资源、特医食品等市级科研创新团队6个。持续激发创新活力,近五年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50项,出版著作15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34篇(其中《自然•通讯》3篇,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2篇),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展研究奖以及国家科技部备案社会科技奖励等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其中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部备案社会科技奖一等奖3项。
坚持特色荣校,凸显办学优势。学校持续发挥独特办学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立项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21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立全国首家儿童教育研究院、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等,建立“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等市校级儿童特色研究平台、研究所及工作室55个。儿童教育研究院成果获2019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年度最具影响力智库”。建设附属幼儿园、小学及中学7所,推进婴幼儿照护示范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儿童教育品牌。坚守师范底蕴,大力彰显“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特色。研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标准》和《小学全科教师GSP能力标准》,建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渝地区小学教育联盟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建有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7个市级中心、基地,与72家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共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实践基地。立项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10项,重庆市成为全国三个国培项目免评备案试点省市之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服务教师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开放办校,加快合作共享。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80多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共建熊猫学院,推进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招收有俄罗斯、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等11个国别来华留学生。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校校深度合作,与400家地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研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韩国车医科大学、韩国新罗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1255”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奋力开创建设富有儿童特色的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新局面。
数据评估
关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3日 下午4:3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现有本科生23000余人,研究生7600余人,留学生330余人,累计学生人数近31000人。现有南岸、科学城两个校区,占地近2900亩。全校固定资产总值44亿元,各类仪器设备总值7.9亿元,校舍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职业教育特色育人典型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重庆三峡学院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自强、创新”校训,扎根三峡库区,坚持“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全国”,艰苦办学、砥砺奋进,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学校主校区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沙坪坝和九龙坡3个校区,总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规划建设的铜梁新校区,占地面积1100亩,33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1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2亿元。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
校遵循“以生为本,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办学特色,重点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际商务建设特色骨干专业群,实现“以群建院”,建成“时代性、国际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天狮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99年的天狮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天津市成立最早的民办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