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华立学院(原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建于1999年,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独立学院,全面实施本科教育。2021年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广州华立学院。学校现有广州增城和江门银湖湾两个校区,校园占地近2000亩;设有16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230余人,是一所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招生电话:020-82900921
校园环境
广州校区坐落于美丽的增江河畔,中西合璧的现代化建筑群,古今名人雕塑点缀屹立,人文气息浓厚。碧波荡漾的华立湖,连绵飘香的荔枝林,适合林中漫步的湖边绿道,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江门校区坐落于迷人的滨海新区,整体规划建筑外观与广州市校区历史建筑一脉相承,选用红墙、绿瓦的设计理念,依山傍海、端庄大气。全部宿舍配备空调、图书馆和教学楼Wifi全覆盖,中西不同风味的餐厅,2个室内体育馆,2个田径场,42个篮球场,28个羽毛球场,师生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学科专业
学校紧密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打造以省重点学科为引领,以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双轮体系。其中,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机器人工程、自动化、动画5个专业获评B级,2023年动画专业获评B+等级;现有省重点学科2个: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4个: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动画;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视觉传达设计;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信创产业学院”,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机电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试验区和经管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大学物理示范中心、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教师发展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课程教研室1个,省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个。
教育教学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双主体育人,已构建较为完善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学校校外实践基地数量超过500家,覆盖了全校100%专业,形成以世界500强为示范、中国500强或行业100强为骨干、中型企业为补充的校外实践基地群。学校在校外实践中成功实施“校企三导师(校内实习导师、校内论文导师与企业的导师)制”,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强化校外实践全过程的指导及跟踪,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实施效果良好。学校和企业之间以人才合作为依托,企业在校设立有“厚瑞精英奖学金&奖教金”等多项企业奖金项目,校企深度合作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20余项;创办“京苗班”“海印班”等卓越班,共建国际创意产业学院、房地产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引航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通过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近5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近700项,其中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获华南分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等。在代表国家级最高水平的大学生A类竞赛“挑战杯”中,华立学子作品每年入围全省决赛屡获多项大奖,成果比肩公办高校,获奖数名列同类高校前茅。在体育运动方面,我校在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女子单打、双打、团体冠军,男子单打亚军,总分位列全省第二;刘漫婵同学参加全国轮滑锦标赛并作为主力、队长屡获轮滑多个项目全国冠军,并入选为国家冰球集训队。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50项,立项省科技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学校众创空间获批广州创业e站。先后被评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18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大数据年度评选”中,学校荣获“广东省就业热门高校”奖。2019、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教育厅评选的“高校校园就业服务优秀团队”,综合评分全省高校排名第二。
国际化办学
学校重视高质量国际化办学。2004年设立国际交流中心,2019年成立国际学院。为适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学校制定了“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实施全英语教学,建立独特的国际化师资和服务团队,打造“培养合格世界公民”的国际化办学平台,通过《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项目成员:美国42所公办州立大学,中国133所大学,其中131所公办,广州华立学院为2所民办高校之一)和中外“2+2”、“3+1”、“1+3”学分互认项目、出国交换学习项目、假期访学项目等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名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学习便利通道,培养具有“一专之长+流利英语+名校留学”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适应技术革命时代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馆藏资源
现有广州校区和江门校区两个图书馆,馆舍面积60388平方米,阅览座位5668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94.7万册,电子图书144.95万册、中文纸质期刊1008种、中文报纸100种、电子期刊44.49万册、学位论文492.41万篇、音视频资料8.4万小时、数据库17种。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各类型文献资源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社团文化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现有3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同时设有钢琴、吉他、管弦乐等培养艺术和人文素养的音乐俱乐部,成为广大青年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马拉松、创客训练营、社团文化节、科技学术节、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营销创业实践挑战赛、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校园舞蹈大赛、书画大赛、十大歌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多个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数据评估
关于广州华立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州华立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0日 上午10:0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于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2018年,学校成建制移交广东省教育厅管理。2021年,学校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35年)实施集团办学。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专兼职教师500余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教师8人,广州增城区优秀教师11人,国家和省部级行业协会和专业学会正副会长(理事长)10余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联系电话:020-61230200(院办),020-61230198(招生办)。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明确,办学特色和追求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设有计算机学院、数字财经与媒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药健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职部,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宋代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校史从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起算,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学校在1921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2012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惠州市第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国家重点中专学校——惠州卫生学校。60年以来,学校为惠州及周边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医疗卫生人才,被誉为白衣天使的摇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白云、海珠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96.85亩。校园集帽峰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