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法学院等办学阶段。1993年起招收普通本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政法学院。2008年,成立于1956年的司法部上海法律学校(后更名为“上海市司法学校”)整建制并入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11月,学校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司法局共建。2024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招生电话:021-39225065,021-39225175,021-39225177
电子邮箱:zhaosheng@shupl.edu.cn
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秉承“刻苦求实、开拓创新”的校训精神,走“以需育特、以特促强”的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具有宽厚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建立以法学为主干,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着力推进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戏剧与影视学、国家安全学、纪检监察学等一级学科建设,努力创建具有鲜明政法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法律学院(调解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务学院(司法鉴定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等教学部门。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引领发展。现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国家安全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审计、翻译、数字经济、国际事务、国际中文教育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法学学科是上海市一流学科、高原学科,着力打造国家安全学、人工智能法学、纪检监察学等新兴学科和城市治理法治保障、“一带一路”司法、“一带一路”安全与反恐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群。2021年、2022年先后获批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涉外律师)培养项目(全国15家高校之一),法律硕士(国际仲裁)培养项目(全国20家高校之一)。学校分别与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法律大学等6所境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根据软科发布的“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法学学科位列全国第19位;根据软科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校在“2020中国政法类高校排名”中位居第4;在“2020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学校在入围的1200所高校中排名第156位。
学校现有40多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经济学、经济与金融、审计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广播电视编导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监狱学、社会工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和工商管理为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和社会工作是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法学专业(人工智能法学方向)为全国首家本科招生专业;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电视纪录片3个本科专业方向为全国首创,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监狱学、社区矫正专业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位居全国第一。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计划、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项目(上海纪录片产业学院),拥有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为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和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培育院校”,全国政法高校“立格联盟”成员单位。2014年起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高奖、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上海市“挑战杯”决赛特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6次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冠军等荣誉;大学生摄制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校男子、女子板球队连续多年双双荣获全国板球锦标赛冠军(推广组)。2017年9月和10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先后向学校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发来贺信,赞扬协会作出的积极贡献。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稳步提升。2013年,学校荣获上海市政府授予的“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学校与青浦区共建上海政法学院附属崧淀中学、上海政法学院附属东门小学、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湖东路幼儿园,着力打造基础教育特色品牌。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学科建设为指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引育并重,培养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近千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约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约95%,近300名教师具有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资格,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青年长江学者、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教学名师、东方英才、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等一批优秀教师。一批专家在国内外重要学会、国际组织等担任会长、主席等重要职务。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学术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200余人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
国家项目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宣布,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此后,2014年、2015年和2018年,习近平主席又分别在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乌法峰会、青岛峰会上强调了中方要依托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为成员国培训司法人才。2017年,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
学校充分发挥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的培训、智库和论坛三大功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受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的委托,圆满完成了数十期对外培训任务。先后获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合作组织检察官培训基地、司法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合作交流基地、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媒体时代教育法律法规执行力研究与实践中心、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上海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学校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为CTTI(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教育“走出去”快速迈进。2018年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合作成立汉语言培训与研究中心。目前已与世界10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以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国际商会等知名国际组织,建立了留学海外英语语言培训中心,以及“3+1”“2+2”“2+1”等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项目。学校连续7年获上海市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资助,获资助人数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学校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中美人文项目培养院校”“留学中国”海外预科教育联盟成员。2013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来自60余个国家260多名留学生。202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办学条件
学校坚持建设美丽生态、和谐文明校园。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被誉为“佘山北麓的花园学府”。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现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35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00余个,其中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于2011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9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六次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花园单位”。
数据评估
关于上海政法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上海政法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6日 下午4:59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

上海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建的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肇始于1954年,现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大学,是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文脉绵长、声誉卓著,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外语学府,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3年,松江校区建设启用。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上海杉达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是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背景下,于199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教授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民办大学。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上海市第一所本科民办高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