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1951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市建设内蒙古师范学院并招生。1954年8月,学校迁至呼和浩特市。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学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内蒙古师范大学官方网址:https://zs.imnu.edu.cn/ https://www.imnu.edu.cn/
招生电话:0471-4392514
电子邮箱:zhaoban@imnu.edu.cn
学校有赛罕和盛乐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8.9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亿余元。馆藏图书294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4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80余个。学校下设23个党政管理机构,2个群团组织,6个教辅机构,33个教学机构,2个合作办学学院,7所附属学校(含5所合作办学)。
现有教职工205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81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8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98%,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45%;有博士生导师154人、硕士生导师91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3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6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86人(次)、团队15个。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6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459人(不含合作办学),硕士、博士研究生5212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90人,留学生251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95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7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1个,2024年招生专业80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有自治区精品课程78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自治区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
学校拥有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种;有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4个,有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
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6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含培育),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众创空间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14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校新型智库1个,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工局等7部委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共计57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与国内100余个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俄罗斯建有孔子学院1个、蒙古国建有孔子学院1个、孔子课堂1个。学校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建校73年来,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31万余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以“兴国必先强师”的使命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数据评估
关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内蒙古师范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26日 上午9:08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2007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组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设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资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和基础部、思政部9个教学系部及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

内蒙古大学
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

包头师范学院
2017年,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以来共有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5个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办学单位”、“就业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示范性实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数字视频DV策划师命题考试机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内蒙古考试培训中心、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内蒙古石油化工学校和1979年建校的内蒙古建材工业学校,两校于2003年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23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应用型转型高校、自治区人员总量控制试点高校。2024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乌盟财贸粮食学校、乌盟农牧学校和始建于1979年的乌盟工业学校3所全日制中专学校。2004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学院现有主校区、北校区、塔利校区三个校区,都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三个校区之间距离较近,且紧临白塔国际机场、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和地铁口,地理位置优越。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