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含光、未央、高新三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775亩。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85人,本科生14360人。先后获批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
招生电话:029-86177408
电子邮箱:xy86177409@163.com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2018年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晋升为陕西省第一批次招生本科院校;2024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教育教学】现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设置本科专业2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省级教改课题39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等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50余项。近年来我校教师参与编写教材197部,其中省级优秀教材8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7项。现有临床医学、中药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现有校本部专任教师662人,临床教师311人,外聘教师1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57人,占比52.81%;硕士以上学位626人,其中博士学位249人,博、硕士教师占比92.70%。现有兼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陕西省医疗卫生领域顶尖人才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9人次,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新星、省级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28人,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1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26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三秦学者”“三秦英才”创新团队3个,科技创新团队3个,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0个。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科普教育基地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1个;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重点实验室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12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7项,省部级项目600余项,其他纵向科研项目9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29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国家各类专利624项,与盘龙药业、迪赛药业、山西广誉远等企业开展多项技术攻关,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30余项。
现有省级优势学科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重点扶持学科10个,新兴交叉学科6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医疗工作与临床教学资源】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总编制床位6200张,教学医院31所。其中附属省人民医院、第一、二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
附属省人民医院是国家引智引才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冠心病介入诊疗等培训基地,紧急医学救援所在单位。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全科重点专业基地、陕西省呼吸病预防及诊治工程研究中心。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组建了首个“西北眼免疫联盟”。
【合作交流】与国内外30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等国际教育组织。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2024年成功落地ICC(国际创意学院)项目。
【社会服务】建校以来,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5万余人,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融入基层。我校毕业生80%在陕西就业,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借助医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继续教育学历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养老护理技能提升和康养研究等方面不断提升培养培训质量,打造“教、培、学、练、研、赛”一体化培养培训基地,为健康陕西建设贡献“西医”力量。
【发展态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紧紧围绕学校党代会中长期战略目标,持续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西北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医学院校。
数据评估
关于西安医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西安医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20日 上午9:5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路,担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坚定不移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成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西安文理学院
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其校址前身是始建于1609年的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后陆续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

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及1954年创建的国家统计局西安统计学校、1960年创建的陕西财政学校、1978年成立的西安基础大学。而后几经变迁,四校分别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西安统计学院、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1996年7月,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

陕西理工大学
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

西京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守“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秉持“诚健博能”的校训,发扬“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西京精神,积极把握机遇,勇毅前行,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

西安航空学院
现为 “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