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甘肃省省属的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院校、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院校、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全国“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成员、甘肃高校法学教育联盟会长单位。
招生电话:0931-7660023
电子邮箱:zfzb@gsupl.edu.cn
学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最初在兰州市自由路4号办学,1969年更名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北湾五七干校,迁至靖远县北湾。1984年正式成立甘肃政法学院,迁至兰州市安宁西路,开办普通高等教育。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同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6月,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2024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学校恪守“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薪火相传、励精图治,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13万余人,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法治人才,是祖国西部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毕业生遍布党政机关、公检法司等部门。从山南到海北,从海平面到世界屋脊,数万名甘法大毕业生扎根祖国边防,以浓郁的爱国情怀、顽强的艰苦奋斗,赢得了“甘政戍边人”的美誉。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和兰州新区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共1066.59亩,校舍建筑面积45.23万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62万余册、电子图书89.58万册,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设有15个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622人,其中本科生12622人,硕士研究生1984人,留学生16人。现有本科专业4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有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安全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省级一流学科(其中法学学科为甘肃省优势学科,证据科学、工商管理2个学科为甘肃省特色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法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外高校及吉林大学、青岛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单位。
学校拥有一支学科专业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8.55%,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师占95.29%。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9人,陇原青年英才4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2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1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0人,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1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建有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甘肃省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甘肃省数字法治产业研究院等17个省部、厅局批准设立的科研平台,50个校级非在编科研机构,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7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学校主办《甘肃政法大学学报》《西部法学评论》2份专业学术期刊,其中《甘肃政法大学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疆治藏治边方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有效发挥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智库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开展国别法治比较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服务;充分发挥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司法鉴定中心、犯罪心理测试中心、平安甘肃建设研究院、法治甘肃建设理论研究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法治甘肃、平安甘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持续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整体推进学校专业水平提升。加强“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西部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政法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甘肃政法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甘肃政法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15日 上午9:00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商技师学院。以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了“甘肃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以学院和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联合牵头单位,组建了“甘肃省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

培黎职业学院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学院首届毕业生,希望同学们发扬工匠精神,用好所学知识,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自2002年起,酒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等机构合属办公,目前实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雷锋精神种子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
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等荣誉。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由酒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河西走廊唯一的国家“双高”学校。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于甘肃省金昌市职教城,东临紫金花海、西抱龙首湖、北依植物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甘肃省唯一一所被4A级景区包围的花园式高职院校。学校托管金昌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和金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先后投资1亿元建成实训中心8个、实验实训室173个,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5%以上,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学校坚守医疗战线,几经蝉变,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省医药学校、甘肃省农垦中等专业学校先后加入,游子归家,携手奋进,走出了一条由小大到、由弱到强的职教奋进之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