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234万余册,电子期刊50万余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
招生电话:027-83921022,027-83928885
电子邮箱:zsb@whpu.edu.cn
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一大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拥有实验教学(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入选首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教育培训基地,获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3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学校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本科生、研究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能创新”的优良素质,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和管理学为两翼,工、农、管、理、经、法、文、医、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6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个、自设交叉学科硕士点4个,其中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多年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71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建有全国唯一的“中国油脂博物馆”。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150余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0余个,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在粮食、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全国粮食、生命科学、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的重要科创基地。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9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获授权专利29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300余项。学校紧密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现代农产品加工”等湖北省万亿级支柱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及科研优势,当好行业科技“排头兵”、产业政策“智囊团”和企业发展“助推器”,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产出了一批政策价值较高、被政府部门采纳的优质智库成果,培植了一批全国知名的粮油食品饲料品牌,扶持了一批地方特色富农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行业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国家粮食技术转移机构”“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巴西、智利、阿根廷、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学校坚持推进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实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国际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做好“留学轻工大”品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荣誉。
砥砺风雨,谱就华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武汉轻工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武汉轻工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10日 下午8:2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锻铸“明德明志 力新力行”的校训精神。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
学院是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认可的优质船员培训机构,办学资源丰富,是“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湖北水上应急训练基地”、“船员考试评估基地”、“长航系统干部培训基地”、“武汉市定点培训机构”。

武昌工学院
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202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湖北美术学院
1949年武昌艺专由中原大学接办,此后历经多次变迁,绵延承续直至1958年的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独立组建湖北美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平安校园;是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绿化管理先进高校。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高等教育近50年,学校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行业专家和管理英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自建校以来,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累计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8年在对全国1386所高职院校进行的综合评价中,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位列前300强;2022年1月获批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学校。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坐拥“武汉·世界光谷”的中心地利,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成为引领荆楚、示范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著名品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