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济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学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济源中等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区域产业发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招生电话:0391-6636611,0391-6636622
电子邮箱:jiyuanxiaofei@163.com
办学理念先进,职教特色鲜明。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探索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 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的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济职样板”,形成了产教融合、盟院合作、愚公移山精神育人等职教品牌,办学特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改革发展进行了纪实报道。
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沁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00多亩(其中在建新校区占地1626亩,总投资38.7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和省内一流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馆藏图书110.99万册,实践教学场所总面积近10万余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室280余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多人,成人教育3000多人,生源覆盖全国23个省份。拥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0余人,博士、硕士50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省级教学名师40余人。
内涵建设坚实,育人成果显著。学校全力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工程”项目,是教育部认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建设奖6部。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45项。创新实施“新愚公”成长工程,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济源模式”,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精技艺、会创新”新时代新愚公。“新愚公”成长工程被评选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秀案例,荣获了河南省最美职教品牌、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生工作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励5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7项。
产教深度融合,服务产业有力。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智能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建筑工程技术、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首饰设计与工艺、高铁乘务等社会急需专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华为集团、格力集团、富联科技、比亚迪、河南豫光、济源钢铁、河南金利、河南清水源、济源文旅集团等50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甲骨文软件学院、白银珠宝产业培训学院、济源工匠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现代产业学院等,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6000多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万多人次。学校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济源唯一一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成立有济源发展研究院、济水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砚艺研究中心、济源冶金化工创新研究院、孙思邈中医药研究所、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发平台20多个。建成了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工业机器人智能交互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道地中药材综合开发、水处理智能控制等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卢仝煎茶技艺、砚艺、陶艺等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拥有国家授权专利433件,荣获了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创业深化,“双创”成绩突出。学校持续加强“双创”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实践、管理、帮扶、文化五项举措,形成了人才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能力、课堂对接实践、专业对接双创的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累计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建成了1.5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累计培育孵化王屋山艾草产业化开发等创业项目500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人。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银5铜的优异成绩,荣获省级奖项42项。学校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双基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盟院合作创新,形成“济职”品牌。2015年以来,学校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了盟院合作协议,按照“探索一种模式、办出一个特色、打造一个品牌”的工作目标,打造了“361+N”盟院合作模式,即以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主导,以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6所本科高校为主力,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以N个民盟企业为助力和支撑的盟、厅、区、校、企共同支持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崭新模式。与合作院校联办了3个应用型本科专业,签订了研修生培养协议,定期举办盟院讲堂、学术交流等活动。与民盟企业合作育人。借助盟院合作平台,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推动了综合实力全面提升。202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来济调研,对盟院合作给予充分肯定。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多次到校指导盟院合作工作,《河南日报》《河南统战工作》等主流媒体对工作成效进行了宣传报道。
办学积淀深厚,社会认可度高。学校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韧劲,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累计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3万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专科院校综合实力 20 强、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时光荏苒,未来可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高升本”为目标,奋力创建全国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据评估
关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10月9日 下午8:2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是一所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立德树人、突出特色立校,以财会金融类学科为主,兼有经、管、工、文、艺学科门类,在全省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高职院校。

河南女子职业学院
学校是河南省妇联融合70余年办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在相继打造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教育品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女子院校办学理念而举办的一所特色高等职业院校。

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初步确立了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明确了“建成‘医、药、康、护’相关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关联学科专业融合发展的高水平职业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定位。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是202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由信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坐落在古应国遗址(滍阳)西面,位于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长安大道西段,在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熏陶中,传承着中国传统经典的艺术文化;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延续着平顶山新生蓬勃的建设力量。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2017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专门培养社会管理、城市服务、智能制造类人才的高职院校。

南阳师范学院
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5年入选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支撑学位点立项建设名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07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是河南省最早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之一,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专科学校。建校以来,一代代师专人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秉承“厚德、进学、明辨、笃行”的校训,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