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在“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山西省首批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重点建设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学院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必对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奋力开创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www.sxit.edu.cn/zsjyc/ https://www.sxit.edu.cn/
招生电话:0353-5661122
电子邮箱:sxgczs@sxit.edu.cn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617人。校园占地面积78.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9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2.3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15亿元。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与设计科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与竞训部、继续教育部、工程训练中心、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
学院坚持引育并举,突出协同融合,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25人,其中专任教师69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1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71人,“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179人。学院现有“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6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名,山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5名,山西省教学名师7名,山西省模范教师5名。
学院坚持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对接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突出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的核心定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关键,以质量监控为保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开设本科专业38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获批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育人协同中心1个。
学院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聚焦“六新”突破,坚持产教融合培师、产学结合育人、校企合作保障,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华阳集团、晋能集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97个。与华阳集团共建校内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与晋能集团华鑫电气公司共建校内教学实习工厂;与北京中关村智酷公司共建山工智泉双创学院。学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创办现代产业学院,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学院先后与华阳集团、中国电信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数字经济、新材料、大数据、煤炭绿色智能开采与综合利用、耐火材料、矿区生态修复、智能煤机装备、陶瓷创新设计共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耐火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室144个,获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联合实验室1个,山西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山西省中试基地1个。2024年又获批首批山西省重点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山西省智能煤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批工信厅煤机服役智能化管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试点示范项目。
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42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11项,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4项,省市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3项,省级项目305项,其中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3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及绿色发展基金5项,2024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学院现有14家博士驻企工作站,获批5家省级博士创新工作站,与忻州市科技局合作深化山工科技忻州创新研究院建设。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959篇,SCI、EI收录97篇;授权专利380项;出版著作129部,教材7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2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院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阳泉市“省校合作先进单位”,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2022年以来,学院获评中国“双创”典型示范高校,山西省首批省级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山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山西省科普基地7个,其中煤矿实景科普教育基地经中国煤炭学会认定煤炭行业科普教育基地。
学院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的校训,以“太行精神”培根铸魂,以“工匠精神”启智润心,形成了“涅石传承、匠心筑梦”的办学特色。坚持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坚持OBE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7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位于全省本科高校前列。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项目负责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老区妇女创新创业标兵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
面向未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加快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据评估
关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6日 下午2:4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1.56亩,其中魏榆校区占地面积1308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名,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多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山西省水利学校和山西省水利职工大学合并组建,2020年7月原山西省水利技工学校并入。学院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0668人,成人专科575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8万余人。

运城学院
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校园”“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2004年5月20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山西省第二人民警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西警官职业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山西省监狱管理局管理。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2018年3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山西职工医学院正式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与山西省中医学校实行两块牌子、统一管理。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运城古称河东,北通京津,南达湖广,东连豫鲁,西接秦巴,素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之美誉。2003年学校挂靠运城学院培养两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2007年独立招收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015年增招两年制三二转段学生,2020年开始招收高本贯通学生。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依托吕梁产业发展,秉承吕梁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成为吕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山西师范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本硕博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山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重点建设院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进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