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ytetc.edu.cn/ https://www.ytetc.edu.cn/
招生电话:0535-6386611,0535-6385511,0535-6937292
电子邮箱:zhaosheng@ytetc.edu.cn
学院坚持“一心一艺 一生一技”的学校精神,秉承“道器相济 德技一体”的校训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实绩,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全省高校文化单位先进保卫组织”“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
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8)”“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首批金蓝领培训基地”“山东省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基地”“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绿色学校”。
60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多个行业苦研技能,成长为行家里手。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朱学忠、王瑞声,山东省优秀教师孙永庠等教师,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德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王俊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希勇等优秀毕业生。学院聘请杨德将、王俊堂等担任“学院首席工匠导师”,建设相关工匠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地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学院地处黄渤海新区,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三核”之一,叠加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等国家级战略功能区,坚持“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以“瞄准产业、引入企业、深耕专业”为路径,以“产教融合、校企融生、资源融通”为抓手,区校企“共建共创共育共享”,全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和培训链的有机衔接。
学院紧紧围绕黄渤海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设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信息技术、数字商贸、现代交通、文化创意、安全应急、技师教育八个教学系,在校生15000余人。学院有两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数字贸易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参建6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学院是国家级商务软件解决方案世赛集训基地,智能制造与控制、数字贸易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践基地,建有苏慧祎、孙彩玲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学院实施系、院、市、省、国家五级竞赛机制。学生近三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过600人次,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前茅。毕业生合格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领证率达到98%以上。
学院持续培养德技双馨技能型人才。以“君子淑女文化”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学校;“四有四美”君子淑女文化工程入选山东省高校“致敬经典•献礼二十大”品牌项目。学院依托文化传媒专业群,在校内建“非遗艺术博物馆”,展示推介烟台非遗传承项目,“非遗引领新青年 青年匠造新非遗”的非遗文化育人模式在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频道等省内外平台广泛推广。
学院打造过硬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02人,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首席技师”1人、“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青创团队”1个,“省教学名师”5名、“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省技术能手”6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90%以上。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建优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安全与应急四个应用技术研究院,建成新型材料及三维打印技术研发中心、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控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依托“四院两中心一平台”,将企业技术难题转变成学院的研究课题,推动先进技术在新区落地生根。学院坚持“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模式,牵头成立中国(山东)自贸区烟台跨境电商产教联盟、烟台现代物流产教联盟。牵头成立全国安全与应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核电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消费电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数字创意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成立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政行企校协同发力,共同推动育人质量提高。学院坚持“产在前、教在后,校企合作找龙头”的校企合作理念,与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艺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鉴定评估中心等联合成立了施耐德电气学院、阿里巴巴跨境电商、软体机器人现场工程师、非遗手造、安全与应急管理等产业学院,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育训并重,开展多层次继续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为龙头,以职业技能评价和专科函授主办校为抓手,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扩大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特色项目培训经验被教育厅刊发推广。近年来,学院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技师培训基地、烟台市退役军人培训基地、烟台市和开发区两级“工匠孵化基地”等优质培训平台,以服务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为目标,开展退役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承担培训教学任务80余万人时、培训企业职工20余万人日。
学院按照两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学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省级智能制造与控制公共实训基地已被列入烟台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同时承载了省级数字贸易公共实训基地、虚拟现实实训基地、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全力打造新区技术技能创新高地。目前,智能制造与控制公共实训基地已获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规划设计面积约11.9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6.04亿元,现已陆续投入使用。下一步,将面向校内外开展实验实训、社会培训、研发生产和社会服务,每年可为机关事业、行业企业、社会社区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万人次以上,能够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加优质的平台。
站在新的起点,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耕烟台黄渤海新区这片沃土,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而不断奋斗!
数据评估
关于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5日 下午2:4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成立师专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山东、面向小学、面向幼儿园,培养培训小学全科教师和高素质幼儿教师,逐步形成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分科主修、全程实践、一专多能”、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全程实践、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非师范类教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烟台理工学院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烟台理工学院。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等荣誉称号,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第三批支持高校。

聊城大学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4万余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80多年的积淀,学校以“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为使命,以“创高职名校,施优教于民”为目标愿景,秉承“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软商硬做、冷链暖心,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建校于1958年,坐落在名泉簇拥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2024年博士学位授予加强建设单位,拥有艺术学门类下全部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艺术学、音乐、美术与书法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本科职业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中外合作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2019年5月更名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有限公司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泛美教育集团在中国北方成立的首所航空类高职学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