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学校的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隶属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教育厅双重领导和管理。学校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节水型高校”等荣誉,连续19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址:https://www.sdcet.edu.cn/zsxxw/ https://www.sdcet.edu.cn/
招生电话:0531-61320566,0531-61320567
电子邮箱:dzxyzs@163.com
学校拥有章丘、和平两个校区,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385人。学校响应“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国家战略,聚焦山东“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坚持IT办学定位,设置集成电路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等9个教学院部,开办全日制高职专业42个,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占80%;开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30个、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12个。建有全省首家“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是全省“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综合实训基地”,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引培双管齐下。校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5%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7%,“双师型”教师占比92.25%;建有50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有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先进集体7个,省级三八红旗集体1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6个,培养省级教学名师、青年技能名师、优秀教师17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有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全省行指委、专指委专家委员15人;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青教赛等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22项。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城融合,依托项目推进校企共育。聚焦“产教融合”,创新“集团+联盟 专业+产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牵头成立了全国嵌入式系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互联网产品定制开发与数字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字与智能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济南市信创市域联合体、济南市自主智控市域联合体,组建了山东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山东省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山东省信息产业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信创人才培养工作组,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信创产业学院和信创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聚集“专业优势”,构建“一体两翼”专业布局,建立政、行、校、企四方协同推进机制,按照“跨系整合、资源集成、共建共享”的思路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17个、产业学院2个,1个产业学院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通过产业园、科技园、创新工坊与校园的深度融合以及生产性实训环境和仿真实训环境与教学环境的互补,创新实施“双园融合 双境互补”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育学生核心竞争力。学校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业群链对接产业链,按照“做大集成电路,做强大数据,做优数字+”思路,动态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打造以电子类专业为龙头的“一条龙”专业群链。现有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品牌专业群2个、国家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优质校专业群覆盖专业16个,在全省职业院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领先,专业集群展优势突出。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项,牵头开发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个,主持开发省高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7个、课程标准1个;建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在线精品课程44门,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6个。学生竞赛成绩斐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35项,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10项;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省赛特等奖3项;是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唯一获得两次特等奖的高职院校。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健全,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积极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与德国、匈牙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先后与韩国培材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举办软件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与韩国大邱大学合作举办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建设马来西亚-班·墨学院(用友软件);参建蒙古-班·墨学院(中铁资源);牵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建设;与“走出去”企业分别合作建设俄速通和vivo(埃及)海外实训基地;建设“德国慕尼黑师资培训基地”;向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电子商务数据化运营》等课程标准;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建成软件技术Java教学团队1个;培养澳大利亚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师、评估师,德国AHK“双元制”培训师等“双语双师”58人。
学校依托办学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志愿服务之路。学校以技术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整合优质学科资源打造出28个技能服务队和18支“支农小队”,服务范围涉及基层社区家电维修、数字科技助力乡村管理、教育和文化建设、电商直播助农等。其中,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至今已有31年传承,累计维修各类家电5万余件,成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金字招牌”,获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学校团委荣获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称号。学校与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以“行走的党建”项目为依托,通力打造“党建+”思政、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实践等“1+N”模式,联合政、行、企、校、村,精准把脉乡村振兴,全方位实现学校与三涧溪村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创造了令人振奋的建设成就。学校已累计培养毕业生61000余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秉承“求真达善、致知力行”的校训、“和谐、自强、严谨、创新”的校风、“勤学勤练动脑动手”的学风,山电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电子信息教育领域深耕不辍,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创高职办学新格局,朝着学校确立的“创建双高校和举办职业教育本科”目标不懈奋斗。
数据评估
关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5日 下午2:3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经过80多年的积淀,学校以“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为使命,以“创高职名校,施优教于民”为目标愿景,秉承“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软商硬做、冷链暖心,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枣庄职业学院
枣庄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枣庄技师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为主的技术院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始建于1985年,原名为山东省潍坊电子工业学校,其前身为创办于1983年的潍坊市电子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1987年7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信息工程学校,2002年7月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是聊城市政府建设聊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单位。

山东协和学院
在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同类高校第一名。在2023、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主榜第一名。

临沂职业学院
山东省“3+2”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高校、山东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省级培育单位。在山东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三年三大步,位于“第一方阵”。

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成立的私立青岛商科职业学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矢志追求,2002年在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和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基础上创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