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融合、创新、担当”的校训精神,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专业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官方网址:http://zsjy.sdpu.edu.cn/ http://www.sdpu.edu.cn/
招生电话:0537-3617788,0537-3617789
学校坐落于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济宁,为“天工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校园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3.6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8亿元,校内实验和实训室255个,校外实训基地396个,图书馆藏书243万册。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7万余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金融会计学院、商学院、航空学院(应急安全管理学院)、航海学院、文化旅游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中医康养康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劳动学院)、智能制造国际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12个专业集群,58个专业。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四个课堂”育人模式,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建成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2个,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和省级文明校园。学生荣获省级、市级集体荣誉57项、个人荣誉2600余人次。学生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获奖195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473项。招生就业两旺,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济宁市及周边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万余名。
学校坚持追求一流,专业(群)建设不断优化。践行把专业建在地方重点产业链上的理念,面向新能源光伏技术、智联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领域,统筹布局建设“2451”专业集群,着力推动专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建设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品牌和高水平专业群6个、教育部和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立项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计划培养项目2个。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65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0部、山东省规划教材12部。荣获2项国家级、2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坚持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并举的原则,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校内外专任教师1600余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351人,硕士及以上697人。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4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技能名师、技术能手等20名。聘请38名省级以上首席技师、技术能手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获奖62项。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科研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批省级科研平台8个,促进济宁市科技成果转化120余项,累积实现技术交易额4000余万元,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3家,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5.3亿,社会培训服务达30万人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实践基地、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济宁知识产权学院、济宁市乡村振兴学院。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深化。牵头成立3个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及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创新校地联合育人模式,与晶科、比亚迪、中兴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共建或升级改造建设14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新能源装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瑞士GF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26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跨越发展。先后与85所海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2所海外分校。作为海外班墨学院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引领山东省50所职业院校与34家企业在23个国家建立38所班墨学院。开发3个职业标准、4个专业标准、14门课程标准、18本《工业汉语》教材,在10个国家推广应用。获批山东省与缅甸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建设2所全国首批中文工坊和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发起并连续举办八届“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连续四年承办9个汉语桥团组交流项目。
学校承载着改革攻坚和创新突破的重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建设成果。学校现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学改革综合示范校,先后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院校60强、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院校6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数据截至2024年11月)
数据评估
关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5日 下午1:5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久久为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责任落实、坚持监督考核,大力实施“一融双高”和“品牌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追溯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3年的胜利油田技术学校,历经胜利油田师范学校、胜利油田教育学院、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办学时期,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烟台,北临黄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文化教育氛围浓郁。规划占地1028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现建有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马术馆、美术馆、师生公寓、餐厅等校舍,拥有在校生7000人。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
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位于潍坊市渤海路西侧、北海路东侧,紧临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风筝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德州学院
德州市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交汇区,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实行“一校两牌”,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师学院”,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青岛城市学院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开设35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经、艺五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88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090人,其中9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35%具有高级职称, 87%具有知名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230余人具有海外知名高校背景。

齐鲁工业大学
学校(科学院)于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时期,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