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国际和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2000年由潍坊高等专科学校与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并入山东渤海进修学院的有关教育资源组建而成,先后入选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招生电话:0536-8785670
电子邮箱:zsb@wfu.edu.cn
办学条件
现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4万余平方米,校园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条件设施完备。资产总额2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馆藏图书326万余册、数字资源42.5TB。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山东省教育骨干网城市节点单位、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单位,连年获评省文明校园。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039人,其中专任教师1549人,高级职称人员76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70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7人。有国家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46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研团队26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科专业
设有26个教学单位,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59个,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拥有电子信息、机械、农业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光学、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民俗文化学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9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平台上线课程137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17门;出版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入选山东省一流教材3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201项;教师获教学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奖项112项。
人才培养
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60人、国际学生41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深入实施“七四五”全环境育人工程。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形成“行业+企业+专业”育人模式,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9个,其中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市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现有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2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4个、山东省实践教学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最高计算性能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和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400余项,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450余项。办学73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38万余人,2024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人才培养满意度均达99.5%。
科学研究
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有组织科研,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泰山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建有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先进动力装备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智能物联与大数据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催化新材料与光化学转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现代蔬菜种业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智慧农业装备技术服务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中心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62个。出版专著260余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IEEE TKDE等国际顶级期刊;存量有效专利380余件,软件著作权32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
服务社会
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现代化强省强市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科技支持、文化教育和高端智库等服务,学校先后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年来,与潍坊多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实现了对地方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的全领域覆盖和全方位服务,多项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先后建设潍坊乡村振兴学院、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潍坊企业家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和平学研究院、岳镇海渎研究院等合作平台,主持编纂《潍坊通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交流合作
秉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与国外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交换、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国际学生学历教育等交流合作。与俄罗斯、英国、法国、挪威、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招收4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获批“山东—中东欧青年人才实训基地”“山东农产品国际品牌研究中心”两个省外事基地和“潍坊RCEP研究中心”“和平学研究院”“城市外交研究院”三个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九万里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前行。当前,全校上下正锚定目标、振奋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训,发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潍院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办学治校“八大工程”,凝心聚力求突破,挺膺担当铸新篇,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数据评估
关于潍坊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潍坊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5日 下午1:08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实行“一校两牌”,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师学院”,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学校是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唯一一所直属高校,也是山东省属唯一一所建设类高职院校,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校企共建建筑产业化2个专业的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从事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等,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在职教职工800余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000余人。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学校设有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现代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学院(部)。

山东协和学院
在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同类高校第一名。在2023、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主榜第一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掀开了聚力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山东体育学院
学校现有教学机构13个,建有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中国举重学院、中国橄榄球学院、中国轮滑学院等5所“国字号”学院和1所附属中学(挂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牌子)。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追溯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3年的胜利油田技术学校,历经胜利油田师范学校、胜利油田教育学院、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办学时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