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为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早期建立的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1996年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学校主体搬迁至扁鹊故里长清。
招生电话:0531-89628999
电子邮箱:zb@sdutcm.edu.cn
学校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总占地2182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有位于济南市的长清校区、千佛山校区、国际医学中心校区和位于青岛市的海洋中药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3661人,其中本科生17736人,研究生5925人。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刊138.7万册,电子图书80.8万册,专业数据库资源61个,古籍善本3万余册,是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置18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5个教辅机构,3个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六十余年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在4月公布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取得历史最佳成绩,位列全国主榜第170名,并挺进地方高校百强、山东高校十强、中医药院校十强。
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学科建设走在前列。现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省属本科院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第一(省属本科院校共10个)。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中医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入选山东省“培育学科”。学校入选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8个。
以本为本、改革创新,教育教学亮点纷呈。积极打造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山东模式”,开设扁鹊班、扁鹊书院以及华佗班、仓公班、凤梧班,王琦书院齐鲁分院落户学校,中医专业少年班典型经验被《人民日报》整版报道。现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27个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位居中医药院校第四。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列全国中医院校前三。承办2023年华佗杯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并获团体冠军。获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冠军,在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中获团体特等奖,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先后荣获第四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以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研究生创意组金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人才引领、师德为先,人才队伍实力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292人,其中兼职导师138人,硕士生导师1296人,其中兼职导师695名。张灿玾、尚德俊、张志远、王新陆4人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丁书文、王新陆、张鸣鹤、连方、高树中5人荣获“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获“岐黄学者”荣誉称号5人、“青年岐黄学者”荣誉称号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4人。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科技驱动、协同创新,科研创新长足发展。学校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其他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30个。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疗法评价推广中心落户学校。先后建设海洋中药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药物研究院(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医学研究院、全国首家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基地。现有实验室面积12.47万平方米,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实验室面积3.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10.18亿元。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传承成果丰硕。中医医史文献学术水平全国一流,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计划项目《中华医藏》学术办公室挂靠学校。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先后承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泰山论灸”“沂山论健”等重大活动。打造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落户学校,学校与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建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全国首个“中华传统美德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打造中医生活化研究推广“山东样板”。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发挥优势、融合发展,社会服务成绩斐然。服务黄河重大战略,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黄河流域小儿推拿专科联盟,共建黄河流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联盟、黄河流域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发起成立“沿黄九省”眼科与视光创新发展学术联盟,获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个,黄河流域跨区域针灸数据开放应用实验室1个。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济南市、青岛市、泰安市、德州市、临沂市、滨州市、日照市等签订合作协议,与澳门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济宁医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开放大学等院校签订校校、校院合作协议,与环球医疗、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历城控股、宏济堂、荣昌制药、鲁南制药、东阿阿胶、建邦集团、福瑞达医药、青峰药业、扬子江药业、红日药业、以岭药业、固生堂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21年以来,签订横向及成果转化合同567项,合同金额1.21亿元。学校入选山东省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现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眼科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教学医院,其中17所临床教学基地承担二段式床边教学任务。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医院连续六年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中获得A+等次。第二附属医院获批全国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和全国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中获得A等次。附属眼科医院是国家区域中医(眼科)诊疗中心,连续承担眼科领域国家中西医协同建设项目,全力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标杆。
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日益彰显。学校与世界上近200所高等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是世界针联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以及世界中联中医外治、脉象、抗病毒等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国际合作基地”、山东-肯尼亚传统医药合作中心等国家和省级国际合作平台。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开展交流合作。近年来培养长短期国际学生近2500名,港澳台学生200余名。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努力在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奋力谱写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篇章。
数据评估
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5日 上午9:2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1990年开始,学校在聂鸿立校长的领导下,已成为山东省第三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普通高校。建校40年来,学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坚守初心使命,逐渐形成了“艺术与科技融合、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办学思路和“职教特点、艺术特色、技能特长、多元发展”的育人模式。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由原莱芜师范学校、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和莱芜广播电视大学组建而成。201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建校的莱芜师范学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融合、创新、担当”的校训精神,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专业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曲阜师范大学
学校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特色、追求卓越,致力于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久久为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责任落实、坚持监督考核,大力实施“一融双高”和“品牌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

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
这里是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未来的大学生活,我们愿意与你相伴相行,共同开启未来之门,共圆成才成功之梦。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欢迎您!

济宁医学院
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与济宁国家高新区共建教学科技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