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纳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位于合肥市,校本部有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和新桥校区,占地面积1182.58亩,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330余人。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官方网址:https://zsw.ahyz.edu.cn/ https://www.ahyz.edu.cn/
招生电话:0551-62860000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合肥卫生学校,始建于1955年;1969年迁至巢湖市;1974年9月回迁合肥市并设安徽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78年7月恢复合肥卫生学校;2001年6月升格为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3月更名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直机关文明校园。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优秀”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目前总建筑面积407395.86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52714.63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734.86万元,图书馆折合图书总量173.91万册。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2个学院。拥有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科研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设置“医、药、护、技、管”五大类招生专业18个,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3个。学校设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1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7个,教学实践基地200余个;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1所、直属附属口腔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1所、产业学院6所。
学校代管的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全省基础医学和应用医学研究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对外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院内设中药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预防医学研究所5个专业医学研究所;建有安徽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医药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省卫生技术评估中心3个科技服务平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动物实验室,2021年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微生物与消毒学实验室”,2023年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具备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安徽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教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挂靠省医科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获批安徽省第十五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含直属附院)83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88人,占比70%以上;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47人,占比40%以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6人(其中正教授4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以上。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8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教坛新秀31人。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7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1人,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5项,省赛金奖11项。
学校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安徽省高校重大类项目11项;教师获国际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30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1037项;《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优秀学报”。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校具备“国际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首批国际留学生。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目前已累计选派25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工作、生活;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和师生交流互访。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异。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首次考试通过率稳居省内前列;招生、就业两旺,高考文理科录取投档线稳居高职高专全省第一,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就业满意度95%以上。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理念,围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健康安徽”战略需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全面对标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加强新医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力争早日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区域影响显著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
、
数据评估
关于安徽第二医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安徽第二医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13日 下午4:52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梅戏故乡的千年古城安庆。其前身安徽黄梅戏学校创办于1958年,2011年4月升格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一所以戏曲剧种命名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艺术院校。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学院系省民政厅、教育厅年检优秀院校之一;属于全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学院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机关业余大学和1988年更名的安徽省直职工大学,2003年转设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有新站、经开、新桥三个校区,教学设备总值超亿元。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学校始建于1984年4月,历经安徽省审计干部培训班、安徽省审计干部学校、安徽审计学校等办学阶段;2000年9月,与安徽大学联合办学招收专科班,开始专科教育;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国家教育部备案,参加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统招专科学历的资格。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学院秉承安徽医科大学90多年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坚持“需求导向、错位争先、医教协同、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医学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安徽省人才培养质量评估;2023年顺利通过安徽省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委会专家组诊改复核工作评审,十项指标全部为有效,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2023年学院当选为安徽省医药卫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6年始创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怀远。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