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工科发展势头强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建于1978年4月,初建时为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1983年5 月,更名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铜陵学院。学校200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后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重点支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招生电话:0562-2823456,0562-5882833,0562-5881020
电子邮箱:tlxyzb@tlu.edu.cn
学校坐落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10亩。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涵盖工、文、理、法、经济、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1个学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二级党委和5个党支部分别入选安徽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获批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4个试点院(系)并通过总结验收,建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2个。弘扬以沈浩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建成“一网、一中心、一基地”,学校连续五届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学校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坚定“走好应用路、做足‘铜’文章、擦亮财经牌”的发展思路,传承“对党无限忠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民为民,勤奋敬业、锐意改革”的沈浩精神,积极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围绕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聚焦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和铜陵市的“铜”产业,打造优势学科专业群。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占比达72%。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特色专业1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64门,省级以上一流教材、规划教材等22部。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拥有安徽省首家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2个。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0项。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办学成果。2024年最新发布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63名。连续3年获安徽省高校征兵工作绩效考评“优秀”,2022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表彰。麦可思公司等第三方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达99%以上,优秀校友、“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吴官文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科研服务产业成效明显。学校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耕铜陵,加强有组织科研,建有安徽省铜基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铜业发展智能决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高端铜基新材料关键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2020年以来,立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8项,出版《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9期,每年承担60%以上铜陵市软课题和市领导圈阅课题,被地方政府采纳90余项。
开放办学格局不断拓展。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获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第三批),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与台湾铭传大学、中华大学、玄奘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连续举办铜台高校铜文化艺术教育交流活动。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学校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选派师生赴武汉理工大学学习交流。开展留学生培养,2024年录取来自厄瓜多尔等八个“一带一路”国家16名国际学生。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入选长三角新商科联盟高校理事单位,承办2024年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年会。与省内外多所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学校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铜陵有色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拓展校友资源,相继设立北京、上海、大湾区校友联络站。校地合作成果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多元浸润 学产协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文化引领 校城共生”的地方高校双创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两项成果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砥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谱新篇。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铜陵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铜陵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4日 下午5:19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2006年6月,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10月,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2月,获批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安徽财经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是2000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首批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在原司法学校、警官学校和政法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隶属于省司法厅,同时接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412.28亩,六安新校区占地1500亩,已正式开工。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全国十所),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黄山学院
1978年,学校开始创办高等教育,1980年成立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徽州大专班整体并入;2000年8月,原黄山林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2月,升格为黄山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是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学校创办于2000年。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安徽新华学院。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办学层次提升迈出坚实一步。2023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获专家一致好评。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为整合卫生教育资源,2006年、2012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先后将市中医医院、市口腔医院成建制整体划归学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