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官方网址:https://zsb.ahpu.edu.cn https://www.ahpu.edu.cn/
招生电话:0553-2871043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5.7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85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00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学校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1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367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9个教学机构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深化“更交叉、更专业、更融合、更个性、更卓越”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有60余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6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00余门;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及拔尖人才培养相关项目41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8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3项;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产业学院18个,其中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全省首个;卓越工程师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3年、2024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冠军,为首个蝉联该奖项的高校;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18项。现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企业工作站共1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专业学位案例库12个,获得安徽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共19项,获批省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共158项。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连续五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连续四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类)1项;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机械工程、化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计划,车辆工程、纺织材料入选省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学科为ESI全球前1%学科。与埃夫特共建“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与安普共建“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建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41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服务支撑“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14个市级、区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学校布点,学院设点,团队蹲点”思路,推进“一学院一中心”建设,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实验室)近20个。市校共建安徽高等研究院(芜湖分院),深化校政企合作。率先实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连续两年实现赋权作价入股,成立或入股芜湖云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创新公司5家。与无为市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奇瑞控股集团共建奇瑞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海螺创业、天马微电子、纬湃电子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三抓”工作为统领,深入推进“三全六专”育人实践,积淀出“雨耕勤作赤铸精工”的大学精神和“尚德敏学唯实惟新”的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2023、2024年连续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誉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摇篮”。
数据评估
关于安徽工程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安徽工程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4日 下午4:4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2000年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2012年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2022年芜湖师范学校并入; 2023年,经省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创建本科层次芜湖职业技术大学被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安徽财经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合肥师范学院
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皖江工学院
皖江工学院坐落全国文明城市、“诗仙”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大学
1956年,学校迁址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宿州学院
2024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建设)、安徽省首批应用特色培育高校、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创新特色院校。

安庆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有着“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学校傍依浩瀚长江,毗邻宁安高铁、合安九高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

皖西学院
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应用特色高校建设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安徽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