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鞍山学院位于长三角中心区域双圈城市群交汇点、中国诗歌之城——马鞍山,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前身为创办于2003年的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2019年6月转设为马鞍山学院。校园毗邻当涂高铁东站、宁马城际轨道枢纽及高速路网,交通十分便捷。
招生电话:0555-2900983,0555-2900997
学校设有智造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等10个院(部)。共有34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以工为主,工、经、管、文、艺等学科门类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办学体系,支持安徽省新兴产业的专业占比88.24%。现有在校学生12924人。
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016亩,已建成建筑面积29.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38.76万元,图书资源总量达170余万册,纸质图书71.71万册。建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115个和实验室162间,建成高水平实训楼,有力保障实践教学。校园网实现“多链路出口、双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全覆盖。学校共有教职工747人,专任教师6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比约92.10%,副高及以上职称约30.25%。现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学校遵循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双师型人才,建立了一支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秉承德才兼蓄,知行合一的校训和“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创新打造以理论教学夯实学科基础、以双创教育强化实践应用、以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的“三位一体”立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高度重视理论教学,多举措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截至目前,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82项,其中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群)建设(培育)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项,重点实验室1个,教学成果奖14项,规划教材3部。
设立创新创业学院,获批省级创业学院、省级众创空间、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坚持以赛促学,每年有万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一批竞赛成果,2019年以来,我校学生在A类赛事中获奖288项,B类赛事获奖814项,以我校学生为主的团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金奖。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项、省级93项。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培养基础牢固、专业扎实、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实施“青禾计划”,和企业共建“冠名班”,联合培养人才;2021年与马鞍山市共建安徽省首家工程师学院,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试点3年来,已培养工程师10名、助理工程师52名、技术员810人,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实现“带着职称去就业”,有效提升就业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获中央电视台一套、《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瞭望》周刊、《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安徽新闻联播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学校坚持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深化校地融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学校师生先后为国务院第七次“1+6”圆桌对话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多项重要活动提供高质量语言服务,受到政府多次表彰;与政府开展合作,为弘扬本地传统文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设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可以为9个工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每年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培训约1000人次。
学校秉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文化大讲堂”为载体,邀请名家学者来校开展文化讲座,将马鞍山诗歌文化、凌家滩文化、千字文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以历史文化涵养浸润育人环境,形成赓续文脉、静以致远的校园文化。
近年来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6%以上,位居安徽省同类院校第一方阵;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3%以上,升学率稳定在10%左右,考研录取率保持在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办学声誉稳步提升,2025年排名ABC中国民办大学第33位(安徽省第3),2024年位列软科中国民办高校第52位(安徽省第3)。荣膺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机遇,持续深化“新工科”建设,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为“三地一区”、美好安徽和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奋进。
数据评估
关于马鞍山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马鞍山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4日 下午3:1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亳州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亳州。这里文脉悠长,人文荟萃,享有“中华药都”“华夏酒城”“曹魏故里”“中国五禽戏之乡”等美誉。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多年来,学校立足地方、服务区域、展现特色,先后获批安徽省示范高职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个性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全省首家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评估,2023年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学诊断改进复核,2024年学院成立安徽智能科技职业教育集团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
2000年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2012年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2022年芜湖师范学校并入; 2023年,经省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创建本科层次芜湖职业技术大学被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公办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以优秀等次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获准立项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2020年入选安徽省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高职(专科)院校,试点本科阶段教育人才培养;

安徽第二医学院
学校位于合肥市,校本部有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和新桥校区,占地面积1182.58亩,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330余人。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主校区地处合肥大学城翡翠湖畔,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于1997年投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

安徽大学
1956年,学校迁址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