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的,西南地区第一所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市。2015年,学校与绵阳工业技师学院强强整合。
招生电话:0816-3661357,0816-3662588
在百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曾被评为“全国红旗学校”“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级优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被教育部表彰: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
学校在绵阳、江油设有三个校区,占地1114.31余亩,建筑面积31.3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0700余人。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约133万册。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5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48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教师282人。举办两所附属幼儿园、一所附属小学。
学校现有25个招生专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体育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幼儿保育、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业互联网技术。
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中小学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四川省首批教师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建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和专项职业能力评价机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省内首个参加认证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通过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
学校弘扬“艰苦奋斗、立德树人”的学校精神,秉承“厚德、尚美、砺能、乐业”的校训,坚持“多元融合、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型开放式发展道路。坚持 “综合+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创新创业意识强的卓越幼儿、小学教育师资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艺体类、工业应用技术类高技能人才。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立足绵阳、面向四川、服务全国,努力把学校建成全省领先、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专。
数据评估
关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30日 下午6:2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9年,时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是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

内江师范学院
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共同建设的以数据科学为特色的新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2020年开始招生,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学、物流管理三个本科专业。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学院由泛美教育集团重点投资打造,占地近1000亩,总投资23亿余元。校园建设集“人文、科技、梦幻、经典”于一体,被誉为“童话城堡”,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面向全国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立足成都都市圈、汇聚大师名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加快构建“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一流“双高”院校。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是中国核工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践行“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为中国核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

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宜宾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学校位于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高职园区内,总规划占地1190亩,其中一期占地440亩,总投资15.38亿元。

成都工业学院
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学校染织专业学习。在连续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急需为己任,坚守实业兴国教育情怀,形成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和以工为主、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育人传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