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直属省商务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现有青羊、温江两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4.66万平方米,教职工583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4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研究生334人,“双师型”教师283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1622人,其中招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76人。
招生电话:028-61935558,028-61935556,028-82996558
职教历史悠久。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07年的四川省立女子蚕桑传习所,2004年由四川省商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与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组建升格为省属公办高职学院,是四川省唯一商科高职院校,是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四川省重要的现代商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有一百多年的职教文化沉淀和近二十年的高职教育改革探索实践。荣获第一届四川省文明校园、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四川省委省政府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学校称号。
办学特色鲜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依托商务行业背景,服务四川商务事业发展,开设专业38个,形成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会计信息管理、旅游管理、大数据技术等五大专业群,逐步完成以国际贸易实务、连锁经营管理两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为龙头,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两个省级示范专业为支撑,以商科类和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为主干的具有现代商科特色的专业体系。学院现为四川省外贸创新服务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建有外贸创新产业学院、省级示范重点专业2个、教育部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国家规划教材4本、省级规划教材9本、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
就业前景良好。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积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产教融合“1+1+N”模式建设,与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五方联动,推进校企一体、产教交融,校企合作企业近200个,与沃尔玛、阿里巴巴、京东、百度、新华三、星巴克、力方国际、金牛宾馆、北京环球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努力开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保障。作为全国100所就业布点监测高校,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82%、95.32%、92.21%,稳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根据麦可思数据显示,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等关键指标均领先省内高职院校。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构建“专升本”深造渠道,连续三年“专升本”平均升学率为30%以上,2024年达到31.67%,位居全省第二位。近年来共为社会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毕业生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数据评估
关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30日 下午4:1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院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是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文、艺术、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主要面向核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衔接贯通、服务社会”的办学模式,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成“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美誉度高,综合实力稳居四川民办高职院校前列”的职业学校而不懈奋斗。

遂宁能源职业学院
创办这所学校,既是省属国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战略部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能源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四川能投集团聚焦能源化工主业,服务社会、履行国企社会公益责任的重要措施。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现有两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馆藏书1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是西南地区重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高地。

绵阳城市学院
2012年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资格。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绵阳城市学院。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国有资产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隶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学制三年,学生修满年限,学业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的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坐落于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张澜先生故乡,“忠义之邦”西充。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重要指示,践行张澜先生“陶铸人才,以为国用”的教育理想,秉持“厚德、精技、砺能、笃行”校训,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1+N+M”的办学思路,以“1311”发展战略为引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质、环境优美、文化优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