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网址:https://zs.swun.edu.cn https://www.swun.edu.cn/
招生电话:028-85522012
电子邮箱:xnmdzb@swun.edu.cn
薪火相传,接力奋斗。学校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校训精神,在探索中发展,在追求中前行。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有“三校区一基地”(成都市有武侯校区、航空港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有“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积117.1万平方米;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3000人,其中博、硕士生导师801人。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引进培育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职教师中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210余人次;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2个。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现有24个学院,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涵盖12个学科门类的本科招生专业72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和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含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6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14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铸造品牌,彰显特色学校立足“四个服务”,坚持“四个面向”,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5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2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00余篇、SCI论文1140篇;出版学术著作4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54项。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平台“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52个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分中心、省部级智库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培训基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刊》连续多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近年来,与包括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广西等9个省区市在内的40多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记功集体”。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600余人次留学生。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学校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推进“三全育人”,多项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校以来,25万多名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改革先锋”——全面从严治党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民族地区“回得去、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人才。
逐梦前行,再创辉煌。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事业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数据评估
关于西南民族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西南民族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30日 下午4:09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目前已建成的梧桐校区,拥有现代智慧校园系统、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创新创业中心、标准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教学生活设施,可容纳4500名学生学习生活。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一期占地面积782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3万平方米,建筑总投资30余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40万元,馆藏图书48万册,专任教师500余人,各类在校生总人数15000余人。

西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西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Xichang Medical College)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以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学校由凉山州人民政府举办、建设和管理,办学投入由凉山州人民政府负责。

成都大学
学校坚持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育人理念,坚持“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服务定位,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创建于1939年,现有武侯、新都、临空经济区三个校区,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艺术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在校生规模12000余人,是全国十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

四川轻化工大学
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1965年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1.7万平方米。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与办学成效: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渊源于1991年建立的原成都电子职工大学,是201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