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松辽平原腹地的英雄城吉林省四平市,时名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9月,通化师范专科学校、白城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66年2月,与吉林师范专科学校合校,组建新的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73年11月,四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四平师范学院。2002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学校题词:“为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培育更多优秀人才”。2004年12月,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
招生电话:0434-3294661
电子邮箱:jlsdzsb@jlnu.edu.cn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辉使命,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梅丽娜,校长杨小天。
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配套齐全。现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6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99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图书馆藏书231.53万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833人,研究生3377人,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历生、交换留学生及短期语言进修生730余人,专科生312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622人,其中正高级218人,副高级487人;博士生导师87人,硕士生导师9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3人次,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3人次,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7人,吉林省政府津贴获得者3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5人,吉林省主讲教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5人,吉林省优秀教师8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吉林省教学新秀4人,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2人。学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保持本科教学优势特色。现有61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4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项目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67门;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教学训练基地3个,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省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创新技术学院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吉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校8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3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7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被授予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2021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项目院校”,先后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在我校攻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中文预科,学校设有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2021年以来,学校承办教育部“汉语桥”线上、线下项目6次,有4000余名外籍留学生报名参加我校设计的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
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迅速。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0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1年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500余篇,CSSCI收录期刊论文215篇。出版学术著作101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0件,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
学校对外交流活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外专引智、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以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480余人次,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研修学生1000余人次。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6个。
吉林师范大学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师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品格与专业技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生成。毕业生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自1999年以来,学校连续4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集体”。2009年,学校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2010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015年,学校被授予“吉林省文明单位”称号。2019年,学校被授予“全省文明校园”称号。2022年,继续保留“吉林省文明校园”称号。展望未来,吉林师范大学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文化润校、开放活校、民生优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为,阔步迈向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新征程,为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取更大胜利和荣光。
数据评估
关于吉林师范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吉林师范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9日 下午3:08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地处吉林省长春市。学校是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延边黎明农民大学、创建于1975年的延边职工大学、创建于1955年的延边财经学校和创建于1988年的延边工业学校。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开始与长春师范学院合作,开办“3+2”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2015年10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原长春幼儿师范学校与原长春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隶属长春市教育局管理,学校性质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享有“北国之花、大学之华”的美誉。

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2021年1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专科层次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通用航空产业特色,以培养航空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1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是公办职业本科院校,由长春市政府与中国一汽共建共管共享。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学院是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吉林省“双高建设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个高水平专业群),吉林省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是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