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传承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5年的办学历史。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官方网址:https://zs.wzvcst.edu.cn/ https://www.wzvcst.cn/
招生电话:0577-88412441,0577-86185777
电子邮箱:zs@wzvcst.edu.cn
学校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德农民培训合作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全省高校党建项目培育创建示范高校,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高等学校5A级平安校园,浙江省园林式单位,浙江省节水型单位,首批温州市文明校园。
学校占地2048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筑面积33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6亿元,馆藏图书130万册,中国知网、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在编教职工740多人,柔性引进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高级职称200多人,博士90多人、硕士530多人,博士、硕士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设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智慧农业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数智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33个,其中涉农类专业18个。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智慧新农匠”。坚持以农立校的办学理念,构建“大思政、大生态、大教育”育人体系,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养了大批智慧新农匠,打造农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2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年孵化小微企业50家以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8%以上,留温率超60%,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五,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排名进入全省高职院校A等行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聚焦技术革新,开展立地式研发。历史上科研工作获得国务院嘉奖。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新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农业技术革新,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种子种苗、碳汇康养、畜牧兽医、农业经济、智慧农业等八个研究领域,建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全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平台34个,建有实体研究所17个。近五年立项市厅级以上项目504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6项;外来到位科研经费超1.4亿元;获得市厅级以上奖项48项,其中,省部级奖项5项;通过审定(认定、登记)农业新品种45个,授权发明专利117项,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挂牌成立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入选省级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4个,全力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打造。围绕共同富裕、未来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等主题,推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智库联盟成员单位,累计70多项调研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深化校地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一地一策”在温州市12个县(市、区)建立实体化产业研究院,目前已建成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平阳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泰顺县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鹿城区农业产业研究院、苍南县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和永嘉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等6家产业研究院,走出一条校地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积极对接产业,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队,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近200万亩,连续三次获评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组建温州农民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社会培训近200期,培训农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次,农民培训工作获得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聚焦开放共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理念,初步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贯通的对外合作开放办学新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浙江省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与一批中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农科院所、地方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科研资源,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园林技术专业,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农业大学合作举办动物医学专业,加入中柬职教联盟、中意高校联盟,与新加坡、西班牙、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科研合作等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乌兹别克斯坦鹏盛丝路学院”并入选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主动牵手非洲温商企业,探索开展中非合作交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殷殷嘱托,主动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答好“新农科”建设这份时代答卷的信心和决心,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姿态,向全面建成全国领先的农类高职院校、全省一流的高职特色校和高水平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强院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
数据评估
关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20日 下午6:3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办学前身是创办于2000年的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学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位于绍兴镜湖科教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毗邻绍兴高铁北站、市行政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校园面积1000余亩,现有在校师生7000余人。

浙江师范大学
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历经数次调整、搬迁、拆并,1975年获批“浙江省宁波商业学校”,1999年12月学校由中专升格为高职,筹建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5月正式更名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创办的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创办初期主要开展残疾人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1

宁波大学
高起点开启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全面实施“四个融合”行动和“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宁波诺丁汉大学
学校致力于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能胜任未来的创新型高级人才,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生人数9000多名,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