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Foreign Studies),中文简称 “重外院”,英文简称“CIFS”。
学校的前身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创建于2001年,2020年底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大学。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官方网址:http://zsxx.tcsisu.com http://www.tcsisu.com/
招生电话:023-88791222,023-67138899,023-88791333
电子邮箱:ado@cqifs.edu.cn
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文学学科为主,以语言学科专业为优势,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建校以来,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合格毕业生。
学校设有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西方语学院、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雅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2个二级学院(部),开设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日语、朝鲜语、泰语、阿拉伯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工程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新闻与传播、美术学、绘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会计教育、小学教育等4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学校拥有綦江和渝北两个校区。綦江校区位于綦江区东部新城,校园依山而建,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景观大道与芙蓉园相连,沿途万株樱花是学校独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渝北校区地处国家级开发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毗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凸显秀丽之美。两校区均拥有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教学、实验实训、运动和生活设施,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两校区均有设施先进的现代化的图书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阅览平台,全文数据库及考试资源等。校园万兆光纤互联互通,网络信息点近万个,是重庆市同类院校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优秀教师等。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构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实验设施,建有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获评重庆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艺术创造中心、舞台实践中心。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重庆华龙网集团共建“华龙融媒体产业学院”与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共建“外语翻译人才库”“涉外人才培养共建基地”;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展ETIC国际人才培养项目;与重庆(国家)广告产业园、重庆市渝北区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等共建产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与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等共建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与上游新闻合作共建全媒型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与超星公司合作,开展学校线上课程建设和市级一流课程建设,共同打造线上课程和智慧考试平台建设等。
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外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过级率、研究生招考录取率逐年提升;近三年,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专业、文体竞赛、服务社会中亮点频闪,获国家级奖项150余项,省部级奖项1000余项。
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奖励品学兼优学生,高考优秀生,资助创新创业学生、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学校建立了“奖、助、勤、减、免”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除设有对接国家的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还设有校长奖学金、致远奖学金、留学奖学金和勤工助学专项资助、精准扶贫专项资助等多项资助政策。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目前,学校已与五大洲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里士满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王学院互为海外校区,积极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互访等各种形式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合作办学平台不断拓展。学校积极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每年招收来自不同国度的学历留学生和交换留学生。
二十余年来,学校每一阶段的发展和进步均离不开各级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等领导曾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民间先进组织”“2017年中国民办教育百强”“2019年中国民办教育创新示范单位”“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022年度高招服务创新奖”等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2022年,艺术学院正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国家一级学会);2022年,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正式加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家级一级协会),获批成为专家委员会理事单位;2023年,学校成为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单位、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等教育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校园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争创一流为目标,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人文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广泛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3日 下午4:48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首任校长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兵工界国宝”、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计量局局长的李承干先生。学校为抗战而生、因兵工而兴,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陆军军医大学
大学于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校本部位于山城重庆,纳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八医院、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形成重庆、河北石家庄、新疆呼图壁、西藏日喀则四地部署格局,占地9079亩,对外可称“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校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地、重庆高新区辐射区——璧山,坐落于缙云山麓、璧兰河畔。校园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建筑气势恢宏,教学设施完备,实训中心规模宏大,智慧化学生公寓、体育场所、生活服务中心一应俱全,是宜居宜行宜学的优质校园。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建校于1956年,占地900余亩,位于重庆主城茶园新区,拥有广阳校区和东站校区两个校区,学生12800余人,馆藏纸质图书92万余册、电子图书46万余册。学校是重庆市唯一 一所公办全日制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警察学院
重庆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受重庆市公安局管理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学校坐落于“中国石刻之乡”“西部五金之都”--重庆市大足区,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米,校舍按园林式、花园式布局,现已建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图书馆、体育馆、科技信息中心、学生创业园、校园餐厅等基础设施13万余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83万余元,馆藏图书25万余册。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学校现自有校园占地面积500余亩,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数字化图书馆、标准化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化学生公寓、标准化学生食堂等一应俱全,校园网设施先进。学校在校学生6500余人,教职工312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4000万元,图书馆藏书36.2万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