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创办于2021年,是一所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教育部备案,由云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官方网址:https://gdyfvccm.edu.cn/web/medicineNews/toList.form?catalogId=MedicineCatalog-210721151301-7552&cid=MedicineCatalog-08&itemId=undefined https://gdyfvccm.edu.cn/
招生电话:0766-2989816
电子邮箱:yfzyyxyzsb@126.co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业双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定“合理规划,抓住重点,打造特色”的办学思路,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医药高职院校。
1.学校办学条件优异。学校坐落于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南药之乡”——云浮市新兴县。学校规划校园占地1125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395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9.11亿元,可容纳在校生4500人。学校一期建设仅用一年时间建成投入使用,并荣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级别奖项的鲁班奖,学校建设充分体现了云浮速度、云浮质量、云浮特色。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全国“双一流”高校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长期帮扶。学校校园规划建设起点高、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生活设施配套完善。
2.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校现有教职工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80多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约60%。正高级职称5人,其中国家二级教授1名,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4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近60名;从学校附属医院选聘一批临床经验丰富、优秀的、副高以上职称的医护工作者担任学院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此外,学校还从各类医药企业、医疗机构聘请近百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进一步夯实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为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为重点,设有基础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开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药学、中药制药、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医学美容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医药大数据互联网方向)、数字媒体技术(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向)等14个专业。其中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3个专业为国控专业。
4.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学校坚持以文化育人,高度重视弘扬红色基因,传承中医药文化,全力打造学校红色文化、中药文化、绿美文化“三大文化”建设。建成学校红色文化广场、中药文化走廊等景观,统筹推进学校植绿护绿增绿,努力打造绿美校园人居环境,连续两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激发师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充分展示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5.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450多人。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自2022年春季高考开始,每年的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招生火爆,历史类和物理类全部一次性满档,而且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比如,2024年夏季高考共录取799人,其中物理类最低分399分,超省最低控制分数线199分,最高分480分(超本科线38分);历史类最低分394分,超省最低控制分数线194分,最高分485分(超本科线57分)。最低录取分数在全省102所(含本科院校招专科专业的)专科批次招生院校中的排名继续攀升,其中物理类排名15位,历史类排名17位,均位于省内专科批次招生院校上游。学校仅用3年时间,就从一所默默无闻的新办高职院校成为进入全省上游的院校。
学校现与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等学校签订了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协议。有附属医院4间: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附属潮汕国裕医院、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附属高州中医院、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附属阳春中医院、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附属新兴县中医院。学校被认定为云浮中药(南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材GAP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建设有‘1+X’证书建设项目3个,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基地161家。
6.科研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学校共有120多项课题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立项,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有350多人次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学校主持的《中药(南药)八角茴香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项目获得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立项,《中药(南药)资源开发利用与中药材GAP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被认定为2022年云浮市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平台,学校科研制度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质量稳步提升。
7.社会服务优势显著。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中医药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现已组建“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67支,并与云城区人民政府签订“双百行动”项目合作协议、与新兴县人民政府签订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我校在管理、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领域不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8.学校建设稳步发展。建校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促发展的“一三五”发展规划,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显著成绩。学校章程获得省教育厅核准通过并公布实施,学校被评定广东省绿色学校、2023-2027年度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无烟单位。学校在2023年被评定为云浮市依法治校达标学校、《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理事会理事单位、教育部职业技能登记证书“生涯规划指导”有限考核站点、反洗钱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会员单位、2023年新兴30公里万人公益徒步公益合作伙伴、广东省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协会职业院校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入推进学校“三大攻坚战”(质量提升攻坚战、校园管理攻坚战、校企合作攻坚战),努力做到让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党委政府满意。
学校办学理念
1.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德业双修、全面发展
2.办学思路:合理规划,抓住重点,打造特色
3.“三个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党委政府满意
4.“一三五”发展规划: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促发展
5.“三大攻坚战”:质量提升攻坚战、校园管理攻坚战、校企合作攻坚战
6.“三大文化”建设:红色文化建设、中药文化建设、绿美文化建设
数据评估
关于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3日 下午2:16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广州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的前身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举办高校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的院校。

韩山师范学院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宋代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校史从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起算,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学校在1921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始建于1999年6月,至今已有20余年办学历史。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
源自1958年成立的广东粤剧学校和1959年创建的广东舞蹈学校,历经数次名称变迁,如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等。2012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舞蹈学校和广东粤剧学院合并建立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隶属原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22万平方米。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学校坐落于广州第二大学城——白云区钟落潭镇健康城高校园区,其前身是于1998年创办的广州工商管理专修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

汕头大学
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