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简称“南洋理工”。学校坐落在有“广州后花园”之称的广州市从化区,其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广州校友为传承和发扬南洋公学“教育报国”精神于1984年创办的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官方网址:https://www.gznylg.edu.cn/zsb2 https://www.gznylg.edu.cn/
招生电话:020-87992828,020-37987281
电子邮箱:nylgxyzsb@163.com
学校以“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为愿景与使命,以“建设大湾区优质高职院校”为办学目标,遵循“以生为本、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求实创新” 的办学理念,坚持打造“卓越南洋”这一基本方略,立足广州,面向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适应珠三角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多维跨界,岗课融通,场景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技能突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园办学条件全面优化
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医、教、文、艺、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师总数9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六成左右。校园占地503.5亩,与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同属广东南博教育集团旗下高等院校,依托南博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与集团化办学优势,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绩,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建有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场)156个,其中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校内外实践基地15个;多媒体教室186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3482.77万元,普通课室全部安装空调;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08万册、电子图书41万册;拥有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学生文体活动场馆;学生公寓全部装有空调、宽带,提供热水供应等,并在生活区建有商业一条街等生活配套设施。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学校现有招生专业50个。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36个,涉及6个学院的18个专业,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群1个,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专业1个。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3项、市级奖项5项,其中学校作为第二单位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4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立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学校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高职院校“技能优先,基础模块”教学改革研究》荣获2016年全国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案例奖,《“五维一体”思政工作模式》入选2019年广东高校党建“十佳创新案例”。
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学校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市场导向,大力探索“产教跨界发展、校企精准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建成了3个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与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539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含产教融合型企业24家);建立了不同专业订单特色班144个,基本实现专业全覆盖,形成了独具南洋理工特色的“订单模式”;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共建卫生健康学院,与用友集团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医教、校企共同培养卫生健康、云财务会计师等高级人才;广州亚乔汽车等企业在我校建立企业标准校内人才培养示范区,为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近年来,师生在国家、省级技能赛场上斩获佳绩,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网站设计开发大赛、全国跨境电商大赛、全国电子商务类三创大赛、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省赛、“挑战杯”省赛等赛事中成绩优异,先后获国家级奖项79个、省级奖项433个。学校在2020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取得了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并作为全省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代表广东省出征国赛。2000多名学生通过专插本考试被华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或通过专升本拿到本科文凭。学生培养质量在广东省内企业和高职教育领域获得了高度认同。
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注重科研和产学研工作,获批成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国家级“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单位,建设了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省级创新科研平台,现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特色新型智库1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民办教育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2017年以来,先后有361项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81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哲社科规划项目、省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领域专项等一批高水平项目;2019-2022年连续四年在省级普通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和平台中立项数位居全省民办高职第一。学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民办高校科协联盟,下设五个产业子联盟,共有会员单位100多家,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科普和社会服务活动100余项,2014-2023年八次荣获“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着力打造“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和就业质量高”即“一好三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民政部“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单位、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优秀组织单位”,作为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入选“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被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就业工作督查优秀等级”。学校还先后荣获“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民办学院”“广东最具社会认可度学院”“广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工作单位”“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质量评价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官微十强”等殊荣。广东省教育学会授予学校“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学校校长“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在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学校位居A类规划第33名、全省民办高职院校第2名。在GDI高职高专排行榜(2024)中位于全国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第3名、广东省第2名。
数据评估
关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0日 上午10:1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立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依托农垦、面向广东、辐射全国,服务农垦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22万平方米。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以“崇德远志,精艺博才”为校训,以建设“省域双高校”为目标,建设“以工为主,农、管、艺、文、教、卫协调发展,海洋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见长,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区域高水平职业院校”。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冼东妹、傅海峰、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以及约10万余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大学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广东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和摇篮之一,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诞生于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的广东,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各级工会急需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工会干部,1952年秋,还处于筹建时期的广东省总工会成立了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学校实施“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两校区分别位于有“温泉之都”美誉的广州从化和有“翡翠之乡”之称的肇庆四会,规划用地面积1800多亩,校园环境优美,区位优势独特。

岭南师范学院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始建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1903年改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开设简易师范科,是为我校师范教育之始,后历雷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54年迁入现址,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改为湛江师范学院,
暂无评论...